第六届“生态文明国际论坛”上刘宗超获“柯布共同福祉奖”
第六届“生态文明国际论坛”4月27日在全美著名生态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部克莱蒙市举行。论坛由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IPDC)、中共中央编译局、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克莱蒙研究生大学、美国过程研究中心(CPS)、克莱蒙林肯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有人文研究中心等机构联合主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生态文明工程研究院、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中国院校和研究机构,以及耶鲁大学、汉德里克斯大学、佛蒙特大学等国际知名院校的世界各地百余位学者参加了会议。
参加本次论坛的的有:世界著名后现代思想家、哲学家、生态经济学家、后现代主义理论领军人物、美国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院长柯布博士;著名哲学家、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美国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格里芬博士;西方科学与人文、精神对话的领军人物,克莱蒙林肯大学副校长,美国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克莱顿博士;著名过程思想家、儒学家、耶鲁大学教授塔克博士;著名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佛蒙特大学马格多夫教授;著名生态经济学家、可持续发展专家、土地问题专家、美国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20世纪最有洞见的思想家之一”的克里福教授;著名伦理学家、“正义缔造和平”理论的提出者斯达森博士;著名生态农业学家、后现代农业的先驱弗罗伊登博格博士;著名后建设性后现代思想家、美国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顾问迈克丹尼尔博士;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王振中博士;著名过程哲学家、美国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治河博士;美国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项目主任樊美筠博士;著名生态农业专家、生态文明理论的奠基者和领军人物、北京生态文明工程研究院院长、中国生态文明学派的创始人刘宗超博士……110多位学者云集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发源地克莱蒙,共同探索和谐在生态文明中的作用。
柯布博士在大会上指出:“这次会议的主题极为重要,但西方社会几乎没有正式讨论过,而中国对这一主题十分关注。在古典的中国思想中,和谐社会是焦点之一。会议将主要讨论传统的中国思想和当今所需要的和谐社会之间的关系。”
刘宗超博士率领中国生态文明学派的主要人物贾卫列研究员、孟根龙研究员、陈春明研究员、赵松波研究员参加了论坛。
在大会发言中,中国生态文明学派的学者们作了发言。刘宗超博士重点介绍了中国生态文明学派对生态文明理论方面贡献和在生态农业领域的实践,提出了用生态肥料改造土壤的创造性思路;过程哲学家、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教授孟根龙博士就“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与中国新人文运动的兴起”的主题,提出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与中国传统、与马克思传统的结合,助推中国新人文精神的构建,助推新人文运动的发展;北京生态文明工程研究院副院长陈春明研究员就“生态文明观与社会发展”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生态文明理论体系的构建者、生态文明的主要代表人物、北京生态文明工程研究院副院长贾卫列研究员回顾了生态文明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轨迹,介绍了生态文明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并提出中国的环境保护应该改变目前“居危思安”的现状,建立“居安思危”的环境保护的正常发展机制;北京生态文明工程研究院生态文明与传播研究室主任赵松波研究员提出“研究与探索生态文明传播工具与技术,就是建立世界性的生态文明符号系统,运用简捷、清晰、有效的交流与传播手段,建立生态文明新范式”……
有学者认为,中国当代的发展已经超出了西方的知识体系,西方世界不能解读中国的崛起非常正常。由于中国的古代学说不能解释现代,西方的现代学说也无法解释中国乃至当今世界,而中国的现代学说还没有产生,因此搞清楚中国及当今世界的许多问题就显得力不从心。北京生态文明工程研究院提出社会进步的新发展观——“生态文明观”的理念,迈出了人类建立未来发展模式的第一步。
由于刘宗超博士在生态文明理论方面的卓越建树和生态农业领域的成功实践,在论坛举行期间,论坛主办方向其颁发了第五届“柯布共同福祉奖”,以表彰其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杰出贡献。前4届获奖者包括: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马克·安尼尔斯基;著名生态农业学家、后现代农业的先驱迪安·弗罗伊登博格;耶鲁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玛丽·塔克;北京地球文化村环境文化中心主任廖晓义。
柯布博士认为:“任何一个国家都必须为生态文明的到来做些什么,但人类未来能不能走向生态文明还是不确定的”,“真正的任务还在于社会发展的细节,但我期待这个憧憬能让我们认清这个任务,尽管这很困难,但并非不可能。我相信中国有着独特的引领世界潮流的地位”,“中国最有可能朝向生态文明,对我们来说这是一种极大的希望之源”。 会议上,北京生态文明工程研究院宣布设立“刘宗超全球生态文明奖”,旨在奖励世界范围内为生态文明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