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学技术推动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
同时也带来j破坏性的后果,工业代谢型生态危机和人
口膨胀引发了一系列全球性生态问题。人类是造成全球
困境的主体,全球生态环境的变化决定于人类参与的智
能性自组织过程。当代人类生存环境的急剧改变,促使
人类努力寻求生存对策。解决全球生态危机的有效途径
在于把握现代科学技术的走向,用生态价值评价科学技
术的发展,使其日益生态化,建立生态产业和生态经济
秩序,开展生态建设,提高全人类的生态意识,走一条
人与自然界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在现代科学技术与
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上确立生态文明观。
现代科学技术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中逐渐占居主导地位,改
变了人与自然界的相互作用方式,形成了人与自然界存在方式的
新格局。科技像一把双刃剑,在刺向自然界的同时也刺向了人类
自身。如何正确地引导和抉择科学技术的价值取向,克服滥用科
技的负面影响,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关键问题。
第一节科技进步与生态危机
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的本质不仅在于人类认识、利用、改造自
然界,还在于和自然界的合作与协调。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已使人类过渡到信息时代,人类不仅拓宽了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范
围和种类,而且对自然界的作用强度在今后100年的时间尺度内
将会超过自然界本身进化的强度。事实上,人类已进入了一个具
有特殊意义的主宰全球命运的时代。
一、科学技术的两重性
科学技术作为人类与自然界相互作用的中介系统,是人类认
识、利用和改造自然界的工具,又是促进生产发展的有力杠杆,是
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几千年来人类运用不断积累、不断发展的
科学技术知识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从而达到今天这样高度发达
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
1.现代科学技术的建设性
科学技术的建设性主要表现在物质建设和精神建设两个方
湎。
(1)物质建设。现代科学技术的产业化,创造了极大的物质
财富,丰富了人类的生活,改变了人类的生活结构,交通、通讯、
电力、能源、宇航、医疗保健、居住环境等方面都有了质的变化,
人类的生活对科学技术的依赖已到了须臾不可离的程度。
农业是人类食品的主要来源。土地则是农业的基础,现代科
学技术已提出用系统生态学的方法建立农业生态工程,大力开展
生态农业建设。我国比较成功的有稻田生态工程、桑基生态工程,
这都是湿润地区成功的范例。在干旱、半干旱及沙漠地区.土地
的开发利用主要是靠生物治沙、立体农业。世界陆地的1/8左右
疆沙漠,还有广阔的半干旱地区,这些地区生产率低,旱灾多,饥
荒多,约有1/5的世界人口生活在沙漠和半干旱地区。要改造沙
漠,提高生产率,就要在有水源的沙漠边缘地区兴办立体农业,其
含义是种植生产食品的树木,用树的产品饲养牲畜,树本身可以
提供柴火和木材,树叶可以作饲料,果实可供人食用或作高蛋白
饲料。有了树林植被,改善了近地面层小气候,降低了昼夜温差.
尤其是豆科植物的吸氮能力,可增加土壤层的有机氮,再加上
旱土壤含有丰富的矿物质.便可使土壤的肥力、温度、墒情等得
到恢复,这种作业往复进行下去,便可进入良性循环.造成可以
持续生产的立体农业生态工程。
总之,现代科学技术操纵着巨大的能量,控制着能量的输运
方式,在生物学方面具有重组基因、创造新品种的能力;在信息
方面,计算机的巨大运算能力促进了卫星的通讯发展,使全球成
为一个地球村,为资源环境的最优管理提供了手段;航天的发展,
使人类第一次从太空来审视地球这个生命的摇篮,进而激发了人
类探索外星空间的欲望,同时也更珍视这个唯一的地球环境。
(2)精神建设。进入20世纪以来的科学,早已不是象牙塔内
的“格物致知”之学了。科学的革命力量不仅仅具有物质层次上
的意义,重要的在于科学的巨大精神价值。人类在科学探索过程
中树立起的自信心和使命感,科学活动中普遍遵循的准则,科学
研究成果中所显示的深邃思想性,无不洋溢着强烈的精神启迪力
量。
现代科学技术帮助人类成功地解决了许多理论问题和实践问
题,有力地推动物质生产、经济、社会结构和体制、社会关系、生
活方式、思维方式以至各种思想观念的急剧变革,这些变革又带
来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产生许多新思想、新观念,进一步使现
代科学技术体系更加组织化、完整化,丰富了人类的思想文化宝
库。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
认识逐步深化。人类在认识物质结构,认识物质的运动及其形式
的同时,也加深了对于人口、资源、环境、生态有关的宏观问题
的认识。尽管90年代以来,人类已大规模地进入信息和智能化时
代,但通过对生命现象的深入研究,才更进一步认识到保护人类
生存环境的重要性。生态环境科学的迅速发展已成为世界科学技
术发展的大趋势,它与能源和材料、集成电路计算、生命科学等
几个重要发展领域并驾齐驱。
科学技术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主要精神是追
求真理,尊重客观规律。任何反科学的行为终将被证明是错误和
荒谬的,只有尊重知识、尊重科学、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接受
真理和历史的检验。科学技术知识的普及,.也有利于破除愚昧无
知的封建迷信,提高人的文化素质。
2.现代科学技术的“破坏性”
现代科学技术虽然有丰富的建设性,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
也同样具有“破坏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们对科学技
术成果的客观作用估计不全面,造成生态环境危机;二是将一些
高技术用于军事目的,严重地危害人类的生存。
现代科技成就大大加速了军火工业的发展,如原子能开发最
初并不是用于开发能源的核电站,而是用于制造原子弹等杀人武
器。1 945年8月6日投到日本广岛的原子弹炸死了20多万人,受
害总人数达40多万人,战后受核辐射影响而死亡的人数有3万多
人。同年8月9日在日本长崎市投下的另一颗原子弹,又使10多
万人丧生。
海湾战争是现代高科技的大展览,显示了军火工业的强大,是
现代高科技在军事方面的集中应用。这次战争造成大约4·5×105
吨的原油倾入海中,造成海洋大面积污染。有100--200只海鸟
因粘上原油而遭厄运。海湾战争的另一灾难是科威特油田大火,仅
玛克瓦油田就有37口油井昼夜燃烧,总燃烧油井数大约有l 700
多口。油田燃料产生大量烟雾,影响了太阳的直接辐射,对区域
性气候产生了很大影响。
现代科技对生态环境的消极影响,主要在于污染性产业及产
品的普遍使用。虽然生态危机古已有之,但是大工业生产方式加
剧了人与自然界的矛盾,导致了生态危机的全球化,直接影响了
人类的生存。早期的生态危机主要是采猎型生态危机和垦殖型生
态危机,前者时空范围较小,影响不大,后者虽然波及范围较大,
往往只影响到某一流域、某一民族,对全人类没有构成较大的威
胁。全球规模的生态危机只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后才出现的。我
们称之为工业代谢型生态危机,其特征是出现危机的周期短,强
度太,波及范围广泛,对人类生存造成威胁,成了悬在人类上空
随时都可能爆发的“超级核弹”。
工业代谢型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对科学技术产业缺乏具
有生态伦理意义上的价值性评价和遵循自然规律的真理性评价,
往往采取的是经济价值评价,这种评价是短期行为,局部利益至
上,没有把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民族利益和人类利益、国家利
益和全球利益结合起来。
工业的演变与生物演变具有相似性,我们现行的经济系统,即
关于物质商品和劳务的生产及消费过程,对于物质和能量的使用,
与生物机体对于物质和能量的使用原理十分相似,所不同之处是
生物机体有完善的消化系统,而现代工业世界中这一关键性的功
能却欠发展,这就是造成全球生态环境污染并引起全球性变化的
根源。
现代工业世界的经济体系依赖于从生态环境中开采大量物质
作为原材料,随后是加工过程,最后以最终产品的消费而告终,除
7实际得到的矿物质,还留下尾矿,除去矿渣,还在建筑中移开
大量的表土,在生产中大量消耗水资源。在使用的工业原料中,平
均来说,75%属于非再生资源,25%属于可再生资源。工业产品
中只有6%在消费中被保留下来,而其余94%则在开采后一两年
内便被变成废物(不仅有固体,也有气体和液体)进入环境。在
生产过程中还需低熵的能源,在其自由能被利用以后,把高熵的
低品质热能排放到环境中。年复一年生产的废料的总和,已超过
经济活动中各种物质的实际投入量,工业的新陈代谢难以长久维
持,造成了全球生态环境危机。诸如:
(1)二氧化碳和气候变化。在工业生产中,投入的一半为矿
物燃料(碳氢化合物),一经燃烧便与大气中的氧化合而形成CO2,
近100年间由于森林的砍伐,减少了对CO。的吸收,致使大气中
C02的浓度约上升了15%,已从290ppm上升到340ppm(1/2×
106)。CO2起着吸收、保持地球表面的长波辐射,防止热量向宇宙
散发,维持地球热平衡的作用。这被称为“温室效应”。预计到2050
年,CO2浓度将增加一倍,地球表面的年平均气温将上升1.5--
5℃,北极圈的冬季气温可能上升7—10℃。全球气候将发生一系
列变化,南、北极冰融化,海平面上升,预计到2100年将上升
1.4—2.2米。
(2)臭氧层空洞。在乎流层发现氯氟化碳类化合物使臭氧层
耗竭,在南极洲上空已发现臭氧空洞,每年春季出现,这一发现
引起了人们的极大恐慌,因为臭氧层起着保护人类免受紫外线伤
害的重要作用。
(3)酸雨。它的产生主要与发电厂、冶炼厂和汽车燃烧石化
燃料而产生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有关,这些排放物在空
中发生化学反应,转换成硫酸盐和硝酸盐后随雨降落地面。它所
造成的影响不仅在发生源附近,往往可随大气长距离移动,在数
百公里外降下酸雨。从国内看,江苏南部工业区、贵州、四JIl等
地均有酸雨降落,从世界看.,酸雨在斯堪的纳维亚、美国西部、东
北部、加拿大的大部分地区特别严重。酸雨可使森林大片死亡,成
为“空中杀手”;可使水生生物因生活环境酸化致死;还可使材料
腐蚀.剥蚀着建筑表面和人类的宝贵文化遗迹。
(4)有害废弃物质的国际间流动。一些发达国家将废弃物出
口到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甚至向公海倾倒,尤其是核潜艇沉没,
这本身就造成了核废料的扩散,还有一些核电站的泄漏及永久性
埋藏,都成了国际社会所关注的问题。
二、人口膨胀所造成的环境压力
现代科技的杰出成就创造了发达的医学,延长了人的平均寿
命,同时降低了新生婴儿的死亡率,加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
处于冷战状态,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少数国家很晚以来才提
出计划生育政策,这诸多因素给人类造成了一个稳定生育的时代。
世界入口以每年8 70()万的速度增加,1960年世界人口30亿,
1974年达40亿,1986年达50亿,预计本世纪末世界人口将达到
64亿。如此众多的人口,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加剧环
境污染,致使自然资源短缺,甚至因为资源问题而引起战争。
(1)城市化人口剧增,土地面积减小,使人口从各种渠道
涌入城市,城市迅速膨胀。由于城市开发、工业建设、住宅建设,
改变了地面的太阳反射率,形成城市特殊的气候。城市热辐射集
中,形成热岛效应,城郊气温差可高达8 10C。城市扩展的结果
还使相当大面积的可耕地永远不可能用于农业。
(2)水资源短缺和污染严重。世界人均淡水水量约8 300m3。,
但每年有2/3以洪水形式流失,其余1/3成为饮用水和灌溉用水。
由于工业化和人类用水量增加,目前世界用水量与1900年相比增
加了近10倍,可见未来的淡水不足是构成经济发展和粮食生产的
制约因素之一。随着工业和人口的发展,排放的废污水量也相应
急剧增加,致使许多江、河、湖、库乃至地下水受污染。因此,到
本世纪末全球人均水资源将减少24%,人均淡水拥有量亦将大大
减少。
(3)滥伐森林。森林是人类文明的摇篮,是最直接影响人类
能否生存下去的生态因子。森林吸收co z,释放氧气,以此平衡着
大气的CO2比例,据估计,世界上的森林和植物每年产4 000亿
吨氧气。森林是造雨者,不但影响降水量,且减缓山坡上的土壤
侵蚀。大规模的砍伐森林会导致大气中水平衡失调.对气候有直
接的影啊。由于森林特别是热带雨林保留大量的物种,因此森林
的减少,还将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严重衰减。
(4)遗博资源减少。目前地球上众多的谷物和家畜的遗传资
源正在减少,面临着基因资源短缺。约有30 000种植物和1 000种
脊椎动物濒于灭绝的危机,在今后的20年中,地球上所有物种的
10%可能会灭绝。遗传的多样性下降降低了开发新品种的能力,因
为谷物和家畜的优良品种往往来自众多基因的提供。现在人类的
多种医药都有赖于动、植物,我国的中药更是如此。
三、人类为克服全球生态危机
所采取的技术措施
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发达国家环境保护产业已日趋进入技
术操作期,环保产业是经济结构中以防治污染、改善环境、保护
自然资源为目的而进行的技术开发与产品生产行业,主要包括环
保机械设备制造、自然保护开发经营、无公害技术的推广、环境
工程建设等,它是人类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
物质和技术基础。美国有环保设备工厂600多家,日本有200多
家,德国有800多家,瑞典有1。。多家。
废弃物的重复利用是产业化所努力的方向。随着技术水平的
提高,一些从来无人问津的副产品也逐渐变成了正产品。煤焦油
在19 N世纪还被认为是副产品,现在已为正品;天然气一度是石油
开发时的副产品,现在已成为普遍使用的燃料。可以说,化工工
业中的许多行业是从开发天然气工业的副产品中发展起来的。
在能源方面。一是建设核电站和开拓受控热核聚变,为争取
无污染、干净清洁的能源作了很大的努力。二是开发常规能源,美
国实施将太阳光转化为电力的阻挡层的光电池等项开发计划;日
本利用海浪发电;意大利、冰岛、新西兰已使用地热发电;荷兰
使用风力发电;俄罗斯也试图用风力气球从对流层通过电缆引电
力至地面而获得电力;超导材料的临界温度不断提高,一旦这种
无阻抗材料进入产业化,则可无损耗输电,这不仅节省电力输运
中电阻损耗,而且还可远离城市输电,从而保护生态环境。
在控制人口和粮食危机方面。现代医学提供了无副作用的避
孕工具和药物,控制了人口的无节制增长,减少了对粮食的需求。
绿色革命和生物工程,为粮食和副食品类的增产提供了途径。生
物工程是第二次绿色革命的序曲。
利用基因工程可以提高光合效率,扩展生物固氮的能力,创
造农作物新品种,也可提高动物的广食性,降低在食物链中的地
位,充分利用最初级生产力,创造动物的新品种。现代生态学的
发展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生态农业的实践证明,人
们可以创造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我国的农耕有悠久的历史,有
丰富的经验,在人类面临生存环境危机的今天,又创造了生态农
业的奇迹。举两个例子。一个是广东顺德的桑基鱼塘生态系统,将
低洼地深挖为塘,将泥覆于塘四周为基,基上植桑,塘中养鱼,残
叶入池喂鱼,塘泥上基作肥,经济效益远高于单纯的植桑或养鱼,
并以此为经验,发展了蔗基、草基、果基、菜基、花基等多种形
式的种植——养殖——加工的农业生态系统。另一个是调控稻田
人工生物圈为高效低耗低污染农业闯出新路子,在稻田中加入红
萍和鱼,红萍可以固定空气中的氮素,富集水中难以利用的钾,充
分吸收阳光二氧化碳以制造大量的有机物质,以此调节稻田中氮
和钾等各种物质循环和积累.大大减少外界物质的投入。在水稻
产值不变的情况下,每亩可增收鱼250公斤,这对于改善膳食结
构、弥补粮食短缺具有重要意义。
在保护森林资源方面。已经使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植树造林,
保护、恢复、扩大森林资源。用飞机播种,用生物技术防治虫害,
用卫星遥感监视火情,用生态学的方法指导树种搭配。
我国利用生态学作指导,找到一条成功地利用机械和生物相
结合的方法战胜沙漠化的途径。中国科学院沙波头治沙站在这方
面的研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我国在西北、华北北部、东北人
工植树,建成了防风、固沙、农田牧场防护和水土保持森林带相
结合的“三北”万里防护林带巨型工程,是一项伟大创举。
第二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人类对地球资源的滥用和任意开发,工业化对环境污染所造’
成的一连串恶果,令人触目惊心。从上节所述可以看出,人与自
然界之间的矛盾表现为生态危机,在时间意义上,这种危机要继
续下去,在空间意义上,这种危机将扩展全球,甚至有污染太空
的趋势。这种长期的全球性危机关系到全人类的命运,已引起国
际社会的普遍关注。要解决全球生态环境危机这一人与自然界的
最大矛盾,仅靠单一民族、单一国家、单一学科的力量是不够的,
不仅要动员全人类关心生态环境,而且要集中全人类的智慧和运
用人类有史以来全部知识的总和,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知识。
一、人类环境意识的觉醒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自从人类出现以来,无时
不在为了自身的生存而改造着生态环境。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
类发展了相应的工具系统与自然界抗衡,进入工业社会以后,大
刀阔斧地使生态环境。“旧貌换新颜”,却遭到了自然界的无情报复。
这促使人类反思:在生态环境的变化中,哪些是属于自然界本身
的变化?哪些是人类强加于自然界的?这使人类产生了对自然界
中支持生命的独特环境进行深入理解的欲望,人们进一步认识到
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只不过是全球进化两个侧面,人作为主
体是改造自然界的力量,但同时人作为自然界组成部分具有客体
性,作为客体的自然界在受到人的作用后成为人工自然,具有主
体客体的一致性。同时人们又认识到生态环境危机具有a、玩生,仅
开展局域性生态环境的研究是不够的,因为局域性生态环境的变
化与全球变化关系密切,它是在全球生态环境的大背景下变化的,
若缺乏对于全球生态环境的广泛深入认识,局域生态环境的研究
是难以深入的。因而在生态环境危机的研究中应当打破两种界限,
一是科学技术分科的界限以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界限,二是
国家和地区的界限。为此应该建立各门科学技术间的广泛联系和
国家及地区的广泛联系,这已得到了科学家和各国政府的大力支
持,并已开展了一系列由国际科学联合会发起的科学技术“大兵
团”作战和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国际社会所组织的各国政府
“大兵团”作战。.
1.两座里程碑
当发展中国家尚未认识到环境污染严重性时,工业发达国家
已被环境危机所困扰,工业代谢型生态危机已对工业发达国家的
人类生存环境造成威胁。l 972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举行了人类
环境会议,发达国家强调环境问题严重性,而发展中国家不予响
应,强调所面临的只是发展问题。尽管此次会议还没有找出问题
的根源与责任,没有能与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相联系,因而不
能更有效地解决环境问题,但它毕竟唤起了人们的环境意识,并
在西方开始了国家本位性的环境治理。人们开始认识到,环境变
迁既然属于全球规模,则必须采取全球规模的对策,这样的共识
正在普遍形成。20年后的1992年,联合国组织各国政府在巴西里
约热内卢召开了环境与发展大会,正是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
家都认识到了环境问题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严重威胁,基于这种
认识的一致性和解决问题的紧迫性,第一次使183个国家的首脑
们坐到一起,共同讨论世界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问题。这次会议
不仅扩展了对环境问题的认识范围和认识深度,而且把环境问颢
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研究,探讨其相互关系,这是人类认识
自然界的一大飞跃。各国普遍接受了“持续发展战略”,就是在经
济和社会发展中——不是停滞发展,也不是离开发展——同时防
治环境问题,走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道路。
如果把1972年的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当成一座里程碑,
那么1992年的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大会就是第二座里程碑,其
标志性的文件是“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
“关于森林的原则声明”及“21世纪议程”。
2.两个国际性计划 ’
1987年和1 988年,国际社会继人与生物圈计划(MAB)以
后又相继提出了两个国际性研究计划,目的在于明确科学技术的
使命就是尽可能确切地阐明有关的因果关系,预见全球性自然变
化将会带来的后果,尤其重要的是,需要明确自然过程与人类行
为对全球性变化的不同作用。目前,两个重要的全球性变化研究
项目正在实施,一个是属于自然科学和生命科学领域的,即“国
际地圈一生物圈计划(IGBF’)”,另一个属于社会科学领域,即
“全球变化中人类的因素:一项关于人类和地球相互作用的国际计
戈(HDGCP)”。
IGBP计划以整个地球系统及其支持生命的独特环境为对
象,研究地球系统的各分量(生物、陆地、海洋和大气)之间的
关系,最初强调加强对于陆地、海洋和大气系统基本循环的理解,
其主要焦点在于大气圈和生物圈的相互作用,以后将更多地研究
几十年到几百年中可能发生的全球性自然过程,尤其注重受人类
影响的物理、化学、生物的相互作用过程对于全球生态环境的影
响,旨在改进人类对地球生态环境和生命过程重大变化的预测能
力。
HDGCP计划力求更好地了解导致全球生态环境变化的人类
因素,并为创立一个美好的未来制订恰当的对策。生态环境变化
带来了严重危险,也蕴藏着许多机会,要利用这种机会以探求一
条通向可维持人类生活的未来道路。HDGCP的宗旨就是要认识
这种机会,并抓住这种机会。在社会科学领域,紧密联系科学技
术、规模如此之大、目标如此明确的多学科国际研究计划尚属首
次。
从现代科学技术对解决全球生态环境危机所作的努力以及国
际社会所作的努力中,我们不仅看k~JTA类的美好愿望,而且还
看到了这种努力的技术实行。尽管如此,要说人类必定会战胜全
球生态危机,~定会走出全球生态危机的困境,还为时过早,因
为我们在没有完全了解全球生态环境与人类共同进化机制的前提
下,仅仅依靠科学技术的力量是不够的,在协调人与自然界关系
和持续发展的问题上,必须给现代科学技术注入“灵魂”,赋予生
态价值及生态伦理的“理念”。
二、从自组织过程看人与自然协调的机制
人类是从地球表层中演化而来的,地球表层是人类活动的舞
台。地球表层变化直接影响着全球变化,为了研究这种变化,需
引进几个协同学概念:他组织、自组织和序参量。一个系统如果
按照外部指令以一定的方式行动,则称为他组织;如果按照相互
默契的某种规则相互协调,则称为自组织,自组织是~个系统由
组织程度低走向组织程度高的过程;’一个系统中各分量的耦合出
现了各种复杂的现象,但实质却有非常简单的机理,似乎有一只
无形的手在驱动着一个万花筒,而这只安排一切的手就是序参量。
全球变化过程是在内部调节和外部约束下展开的,在变化的每一
步上都体现出对“历史”和“约束”的依赖。如果这种约束是缓
慢的且允许全球系统进行调整协同而适应,这就认为是自组织,如
地球公转、自转、月球绕地球运行等就是一种周期性外部约束。有
些外部约束是突发性事件,如强地震、火山喷发、太阳黑子与磁
暴等使全球系统发生急剧变化,且完全处于被动地位,正是这种
突发性外部约束使全球系统发生他组织。因此可以说全球变化是
在他组织背景下所展开的自组织行为。其自组织过程可分为以下
三类:
(1)原始性自组织过程。它是以利用地球物质的放射性生成
能为主、太阳辐射能为辅作为主要特征的。放射能是当时全球系
统自组织的动力,该自组织过程的序参量较少,主要是地球物质
的放射性生成能和太阳入射能这两个序参量的竞争,该自组织过
程仅仅具有地质学上的意义。
(2)生物性自组织过程。它是以有机合成为主要特征的。由
异养生物向自养生物的转变使生物大规模地参与全球系统的建
造,这不仅提高了地表固定太阳能的效率.而且也改变了大气的
成分和结构,~6#iT矿物燃料层、土壤和生物圈。该过程中,物
种的丰富程度大为提高,各种生物都争取扩大种群数量,在这种
以种群数量为序参量的自组织过程中,序参量发生竞争,序参量
的支配权不断变换,全球生物变得复杂多样,物种分布格局不断
变化,该自组过程具有生态学意义。
人类作为生物的天生行为日益减少,而从学习中获得的行为
比重Et趋增加。正因为如此,人类改变了生物性自组织过程的特
匪,不仅仅是通过繁殖争取生存和保留基因,不是自我改变去造
应生存环境,而是改变环境并使之适应自身的生存。从自组织的
溉点看,人类的这种行为方式已超越了生物性自组织过程。
(3)智能性自组织过程。它是全球系统自组织的高级阶段,是
以在智能性基础上所发展起来的科学技术这一序参量起支配作用
为特征的。人类在智能性自组织过程中对全球系统的作用具有二
律背反性:人类既是进化的客体又是进化的主体,从本体意义上.
人类是地球之“子”;在社会意义上是地球的主宰,并力图控制全
球系统,但又作为普通的生物体与全球系统共同存亡。
为人脑所特有的创造性思维的出现,标志着智能性自组织过
程的开始。人的创造性思维将客观世界转化成主观意象,这种崭
新和独特的感知客观世界的方法和这种对复杂现象的理解力使人
类开始同化他们的生存于其中的世界。由于文化的发展,人类感
知世界的方法更具分析性。人们开始了解周围的世界,并把这些
知识概括为科学法则,利用这些知识创造了工具和机器以满足自
已的需要。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从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中逐渐
得到自由,加速了智能性自组织过程,并试图将进化过程导向自
已的目标。
人类如何判断这一日标的合理性呢?如何把握这一目标的价
值取向呢?
判断这一目标合理性的标准在于生命的进化和意识进化的统
一。从上述的三种自组织过程我们看出,在原始性自组织过程的
基础上开始了生物性自组织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生命在创生,在
进化,丰富的基因是进化的宝贵结果,在进化到有智能的人这一
阶段,花了几十亿年的时间,智能性自组织过程的时间到目前为
止仅有几百万年的时间。仅在几百年前,自然界对于人类还是一
种威胁,只是近百年来,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才发生了根本的变
化。现代科学技术这一必然的进化结果把人从自然的枷锁中解放
出来,人类成了地球的主人,成了对地球进化负责者,这是知识
和技术进步的必然结果。人类能担当起这一重任吗?面对全球性
生态环境危机的现状,人类的这种能力受到怀疑,人类的前途未
卜。其所以如此,原因在于生命的进化和意识的进化的不同步,在
于意识的进化落后于生命的进化。人类作为生命进化的最高成果
经过了漫长历史。 。
“历史”与“约束”的相互作用,在人类的生命特征上有所映
射。生命的进化充分体现了对环境的适应性·先有生物界,才诞
生了人类,但是意识的进化是从人类诞生以后才开始的,其进化
的历史。生命进化的历史相比要短得多。意识中关于人与生存环
境斗争的分支首先发展起来成为“工具性”的科学技术,但是意
识中关于人类自身向何处进化的分支则相对落后。
现代科学技术是由人类创造的,但是科学技术不能确定道德
法则和人的价值,更不能确定自然的价值和生态的价值。造成全
球生态危机的原因是因为我们很少注意到生态价值,而过多地追
求舒适、自我保存以及成功繁殖的本能。面对全球性生态环境危
机,我们应该充分促进意识的进化中关于人类自身进化的分支发
展,确立生态意识,确立生态价值观。只有使科学技术与生态意
识、生态价值观综合为一体,对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予生态价值评
价,才能从基因保留的意义上使生物进化和意识进化相统一。否
则,将加剧人与自然界矛盾,加剧全球生态危机,人类将面临毁
灭的命运。这并非危言耸听,而必须严肃对待。
三、现代科学技术的生态价值取向
全球已进化到了这种程度,即明天发生什么在于我们今天做
什么!现代科学技术是人类作用于自然界的强大动力,决定着明
j天的世界将是怎样。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在短短的lOo年内创造
1l了辉煌成就,出现了空前的繁荣。但是随着这种繁荣的出现,全
球生态危机日益迫近,成为人类的巨大压力。面对压力,人们感
到解决全球生态危机时力不从心,对现代科学技术产生了无可奈
何的悲观主义情绪。
科技发展和生态危机的局面向进化着的人类意识提出了挑
战。要解决全球生态危机,协调人与自然界的矛盾,关键在于促
进全球生态意识的进化,对现代科技进行生态价值评价,在全球
生态意识指导下迅速发展科学技术,实现科技的生态价值取向,这
样所建立起来的科技产业才是具有保留基因、保持人类持续发展、
保持地球不致毁灭、并且也同时具有生态伦理意义的第一生产力。
我们正处在转折点,不完成这种转折,人类将自取灭亡。这种转
折意味着重建,以生态价值为取向,重建文化意识,重建生态化
科学技术及其产业,重建生态经济秩序,广泛深入地开展生态工
程建设。
1.重建文化意识
自本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西方社会进入
了后工业社会,随即也就出现了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是后工
业社会、信息社会、晚期资本主义等的产物,它是对传统文化的
反动.对传统价值观的否定,可以说后现代主义文化是科技悲观
论的泛化,是全球生态危机在意识上的一种反应.之所以出现这
种虚无主义文化现象,是因为人们打破了传统的价值观,但是还
未找到新的价值观,这是新旧价值观转型时期的一种必然文化现
象。以贝尔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认为由于科技的日益膨胀,分工
是一个重要特点,分工遍及社会的各角落和各种职业.阻碍了人
们之间的交流和理解,使得人们对整体失去把握,随之也就失去
价值性评价。针对这一观点.哈贝马斯提倡交流、理解以重建新
理性,这种新理性被称之为交流理性。针对一种以一类精神价值
的创造和确立为宗旨,力图使人类从自然走向自由的人文理性,和
另一种使人陷入规范、界定并驯服自然的工具理性.交流理性则
是对人文理性和工具理性的提升,并以这种交流理性与后现代主
义对抗。无论是贝尔或哈贝马斯,他们都陷入困境,因贝尔没有
看到科学技术的生态化,而哈贝马斯又没有找到交流理性的前提
是全球生态文化意识。只有全球生态文化意识才能给科学技术定
向,为了人类的持续发展来消除全球生态危机。
2.重建生态化科学技术
“生态化”的意义是把生态学原则渗透到人类的全部活动范围
中,用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观点去思考问题,并根据社会和自然
的具体可能性,最优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今天,我们为了摆脱全球生态危机的压力,必须建立与全球
生态联系密切的生态化科学理论,并大力使科学技术的生产力构
型生态化,要对传统的产业进行生态化改造,并将其与新发展的
生态产业相配合。
3.重建生态经济秩序
在传统的经济理论中,衡量经济增长的经济学指标国民生产
总值(GNP)不能正确地反映经济福利和人们的生活水平,并没
有考虑到由于污染和城市化问题所付出的代价。因此,应该用生
态经济学的观点调整产业结构,用生态价值评价构建新的产业,建
立国家性、国际性的生态经济新秩序,以减少过度发达而浪费资
源和过度贫困而破坏资源造成的两类恶性循环。
随着自然资源的开发,国际社会必须投入资金保护自然,进
行补偿,这种补偿的强度和有效性务必保证生态潜力的增长高于
经济的增长速度。
4.开展全方位的生态建设
从人类生存的高度上,大力开展生态意识教育,更新思想观
念,建立生态型新世界观。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和把握,以及
生态环境意识的普及和提高,让全人类都明白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地球是生命的摇篮,人是自然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自然是人的
生命构成的一部分。
在生态建设中,应坚持“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八字
方针,有效地利用生态系统中各生物种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的牛
物群落共生原理,多种成分互相协调和促进的功能原理,及物质
和能量多层次、多途径利用和转化的原理,从而建立能合理利用
自然资源,保持生态稳定和持续高效的生态系统。就工业生产而
言,则应有效地控制工业废品的新陈代谢,停止使用氯氟烃,减
少矿石燃料的使用,开发无污染能源。
地球是人类的母亲,如今在科学技术高歌猛进的年代,地球
母亲却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但是我们确信,在合理的社会组织的
控制下,积极促进科学技术的生态化,工业生产的生态化,努力
克服科学技术应用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将会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
发展。
第三节生态文明观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改革,使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1978年以来,全国生产总值平均增长速度为8%,1992--1993年
连续高达13%,个别地区和城市甚至高达30%。然而,在中国经
济增长中必须考虑两个问题:一是能否保持已有的速度稳定增长.
二是增长过程中带来的环境和发展问题。
中国经济稳定高速增长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人口骤增,资源贫
乏,生态环境恶化,以及高投入、高能耗、低产出的产业运营方
式,这种“瓶颈”约束效应将从潜在影响成为明显影响,在若干
年内使中国国民经济增长面临困境。
出现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理顺增长和发展的关系以及经
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经济增长并不等于发展,经济增长和
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并不意味着全社会的经济条件、生存环境得
到了改善;经济发展并不等于社会发展,因为为了追求经济增长
和国民生产总值在短期内的大幅度上升.则不惜采取掠夺方式使
用资源和污染环境,从而造成资源的不合理使用和浪费.最终导
致经济衰退,甚至会引起社会的全面危机。因此,要放弃资源无
限、环境容量无限的幻想,寻求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不仅在若干
年内、若干地方支持社会发展的道路,而且能支持全社会持续发
展的道路,它是使中国摆脱人口、资源、环境危机、实现社会经
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战略。
走出困境的根本出路在于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为指导,确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生态文明观,建立一套立足于生态
文明观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和以生态化生产力构型为基础的国民
经济体系,才能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解决中国面临的复杂社
会经济秩序以及安全稳定节约效率等问题,进而解决“自然——
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一、确立生态文明观
一般的文明观是指人类活动的积极成果,它是文化中进步、积
极、合理成分的总和;它标志着文化的进步程度,社会文明的发
展水平;它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自然
界的物质成果总和,包括生产力状况、生产规模、社会物质财富
积累程度、人们日常物质生活条件等,精神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
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主观世界的精神成果总和,一方面体现了社
会的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素养水平,另一方面体现了社会的世界
观、信念和理想。从人类发展史看,经历了传统的农业文明和近
代的工业文明。农业文明在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依靠农耕牧渔而
发展,与自然的关系是天人合一的;工业文明从人类的创造力和
人类自身的生存出发,迅速发展生产力。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
改造自然的力量空前加大.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财富。工业文明强
调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以高速掠夺自然资源为价值取向,极
大地推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但是,工业文明过度地消耗资源,向
环境排放大量的污染物,无节制地人口膨胀,破坏了生态平衡和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出现了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
多样性逐渐消失、沙漠化、表土流失、水资源短缺等一系列全球
环境问题。这不仅严重地制约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且还对
人类的继续生存构成严重威胁,这是工业文明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针对工业文明所带来的人口、环境与发展困境,应该确立一
种具有新的生存与发展意识的文明观——生态文明观,它继承和
发扬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长处,以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为中心,
强调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人类社会是在这个基础上,
与自然界发生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的,两者必须协调,人类社会
才能持续发展。从生态文明观看来,人与生存环境的共同进化就
是生态文明,威胁其共同进化的就是生态愚昧,只有在最少耗费
物质能量和充分利用信息进行管理的情况下,才能确保社会的可
持续发展。信息文明和生态文明是脱胎于工业文明的双胞胎。
生态文明观是一种超过工业文明观且具有建设性的人类生存
和发展意识,它跨越自然地理区域、社会文化模式,要求从现代
科学技术的整体性出发,以人类与生物圈的共存为价值取向发展
生产力,从人类自我中心转向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相互作用为中心
建立生态化的生产关系和经济体制,从而保证人类的世代延续和
社会自然复合系统的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观既不是幻想也不是常规,而是人类继续生存下去
的伦理需要,它是决定人类发展去向和国家、地区发展去向的不
可抗拒的规律,同时它也决定了区域或集团的行为模式应该是建
立生态联盟,约束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从自然发展史看,先有
自然界的发展才有人类的发展,两者相互制约,人类是在与自然
界保持着动态平衡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农业文明阶段,人口较少.
生产力相对水平低,对自然的开发强度不大,即使破坏了局部地
区的动态平衡,人口则迁徙到别的地区建立新地区的动态平衡,维
持着农业文明的不断发展。工业文明阶段,生产力达到了空前的
水平,对自然的开发强度大,工业新陈代谢加剧,吞进大量资源,
吐出大量废弃物,在全球范围内污染环境,自然界的发展与人类
的发展动态失衡越来越严重。由于人口膨胀,地球上再也没有可
供迁徙的未开发生态区域,再没有可随意倾倒废弃物的处所。本
世纪70年代以来,工业文明观正面临严峻挑战。从工业文明阶段
进入生态文明阶段,是人类认识过程的大飞跃,同时也是价值观
念的大转变,生态文明阶段的自然界发展与人类发展的动态平衡
是通过对人口的计划、资源的配置、土地的绿化等进行不断监控
和协调来实现的,总之是对人类行为的再调整,从真理性评价转
移到真理价值评价与生态价值评价相结合并逐步完善操作性的生
态价值评价指标体系,使民众的生态意识形成政策法令,形成生
态文明的社会规范。其基本特征是强调可持续发展,合理配置资
源,对资源的开发要投入补偿资金,补偿强度和有效性必须使生
态潜力的增长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实现良性生态循环;建立节约
型生态化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以及生态经济新秩序。
生态经济新秩序的建立要靠生态经济学作指导,生态经济学
是新的生存观和发展观的结合,它以生态经济系统作为研究前提,
运用生态学与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按照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以取
得最佳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目标,构成独特的体系。生态经济
学着眼于战略高度,把经济发展中的全局性利益和局部性利益紧
密结合起来,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结合起来,实现生态经济效
益的最优化。可以说生态经济学是生态文明历史阶段的政治经济
学和生存经济学。 ..
建立生态经济新秩序的核心是要遵循生态价值规律,生态价
值规律不仅是生态经济学的基本规律,而且是生态文明阶段市场
经济的基本规律。
生态环境是一种资源,它秉赋着使用价值,由于资源的稀缺
性,它具有交换价值。在人工自然中,生态环境建造与恢复,就
是生产生态使用价值的过程,生产生态使用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
时间,决定了生态使用价值的价值量,生态使用价值是以生态系
统的自然属性为前提的。众所周知,生态系统是支持人类生存的
物质基础.由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投入也同样使生态环境具有
交换价值。
超过环境容量和承载力,这种崩溃了的生态环境则成为不可
再生资源,生态环境的这种有限性和稀缺性表现在:生态环境不
可能总是无限制地以现成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原材料形式供
给人类,也不可能无限制地容纳工业代谢所带来的污染物。正是
稀缺性赋予了生态环境的交换价值,生态环境因此而具有价格。生
态环境的功能维持是通过生态价值规律来实现的,生态环境的价
格是联系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纽带,对于生态价值的实物补偿通
过自然界的再生产和人类实施的再生产来实现的;而对于生态交
换价值的价值补偿是通过经济系统的再生产来实现的。所谓经济
系统的再生产,就是指遵循生态经济规律的生态价值增殖过程。生
态价值增殖是在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换的过程中实现的.是过
了确定的临界点而延长了的生态价值形成过程,如果生态价值形
成过程只持续到恰好为经济价值所补偿,这仅仅是单纯的生态价
值形成过程,如果生态价值形成过程超过了临界点,那就形成了
生态价值增殖,生态价值的增殖部分形成了经济价值,只有不断
地将这部分经济价值进行积累,才能使人类社会和自然界进入可
持续发展势态。
反之,如果经济活动中不以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动态平衡为
前提,改变生态系统的组分并使生态系统失去功能,生态系统一
旦崩溃,社会生产力也随之崩溃;若经济活动遵循了生态经济系
统的良性循环规律,不仅社会生产力水平将大幅度提高,而且社
会效益也会随之提高。
进行生态文明观教育是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教育的
目的在于加强公众的生态意识和与可持续发展相容的态度、价值
、观念和行为规范,进一步提高解决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
的能力。
观念更新就要对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
现代科学与传统智慧进行深刻反思;尤其是对于工业文明中形成
与发展起来的牛顿机械观在各个领域中的影响进行深刻反思。规
范转变的方向就是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新坐标系中进行选择,充分
利用现代物理的时空观、物质观和因果观;充分利用现代技术的
新材料、新能源及信息、生物等技术手段;充分利用有关生命、意
识和进化的系统观;充分利用生态技术和生态经济相结合的生态
文明观,使规范转变的方向与生态文明观相一致,与现代物理学
的理论相一致,与东方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人天观相一致。
从哲学思想上说,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意识,对
全球生态文明观的确立具有很大的启迪意义。
特别应该强调的是,在公众心理改造的同时,重点在于进行
知识阶层、决策者和社会法典设计者的规范转变。
二、中国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必须以生态文明观
为基础,在生态文明的意义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解放生
产力就是要进行体制创新,包括生态环境管理的体制创新,调顺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发展生产力就是要大力推进科学技术进步,尤
其是新能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技术的进步,调顺人和自然的关
系。体制创新和科学技术进步相互联系,互助互动,在人和自然
的关系中起着重要作用,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自然的发展都放在
首位。现代化建设首要的是物质前提.否则,经济发展便不能持
续。
由上所述,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科学技术创新和制度
创新的生态文明取向,即是在中国的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进步
中,以保护资源和合理而有效地开发利用资源为核心的生态价值
起着关键的作用.因为它是决定增、减经济增长速度的基础.是
评价经济发展的标准,是检验增长目标是否合理的标准。为实现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从那种粗放的开发资源和发展经济的战
略,转移到合理保护、集约式开发资源、发展经济的战略上来。
土地是中国生态环境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土地紧缺
的情况下,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是当务之急,土地资源管理的改
革主要在两个方面:其一是体制的改革,中国的行政区划与流域
特征不统一,同一条河流属于若干个行政区管辖,上游排污,下
游受害,上游滥伐,水土流失,下游受洪水之灾,这种无协调的
管理,使本来就紧缺的水资源毫无意义地浪费,并且带来严重的
流域污染。另外,还出现旱季用水纠纷、涝季排水纠纷,因此应
该建立流域协调管理机构。其二是管理方法的改革,就是完善应
用于土地资源的立法、行政和司法程序,完善土地资源利用政策;
进一步加强土地资源的科学保护、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尤其应
该重视开发区的土地资源管理.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土地资
源利用的生态补偿方法。在高经济增长率的沿海城镇开发区.引
进外资的同时,也相应地引进了一些高污染企业,中国缺乏资源
与资本转换替代性生态资产本底核算,不仅没有土地资源利用的
生态费用补偿,而且没有考虑到我国对合资或独资企业的实际的
生态资产投入量,当然无法得到国有生态资产入股的经济回报,因
此随着外资投入增加,中国生态资产的潜在外流量也越大。用生
态经济规律指导土地资源利用既有利于减少国有生态资产的潜在
流失,也有利于消除生态赤字,及时进行生态补偿,实现社会经
鼢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人口众多且文化素质普遍较低,这成了中国现代化的沉
重包袱。因此只有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才能保证中国的可持续发
展。
在中国的发展史上,经历了以农业文明为主的生殖崇拜期,即
以种群数量与自然界抗衡取得生存权利:随后又进入以工业文明
为主的人类中心崇拜期,即以人类对自然界的征服取得生存权利;
生殖崇拜期的经济体制是封建小农经济体系.人类中心崇拜期的
经济体制是资本流通积累的工业经济体系;骶者与自然和谐重于
对自然的开发和利用,表现出低效率、低能耗、低消费,而后者
对自然资源的利用重于保护,表现出高效率、高能耗、高消费。中
国目前的国民经济体系是小农经济体系和工业经济体系的复合
体。占人口80%以上的农民仍带有生殖崇拜期的文化特征,而城
市居民则带有人类中心崇拜期的文化特征。所以中国生态文明建
设的重点是要在农村破除生殖崇拜,减少人口增量,在城市要破
除人类中心崇拜,在提高效率的同时,注意节俭,绝不能盲目追
求工业发达国家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确立消除绝对贫困,以
满足贫困人口基本需求和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
生态文明的目标模式是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系。
中国在现代化过程中.一度忽视人口多、资源缺的客观事实,
在生产力布局上又忽视了东部人口集中、西部生态环境脆弱的特
点。在传统产业方面,中国的生产力构型主要是以蒸汽机和电力
机为主的大工厂和跨行业的垄断公司为骨干,改革十余年来,乡
镇企业和沿海经济开发区所占国民经济的比例为65%,大工厂污
染重,小企业资源消耗大。由于缺乏综合管理,与资源环境不协
调,一般处于高能耗、低效率的运营状态,工业代谢污染严重,尤
其是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工业代谢快、污染程度严重,范
围逐渐扩大,而且重污染行业沿原料腹地向内地转迁,贫穷地区
在提供资源的同时,分担污染风险,如不及时采取有力措施控制
这种趋势,这种对生态环境的负面效应,将会日益明显地抑制国
民经济增长。 。
只有选择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走出困境。
工业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拥有资源优势和相对无限的环
境容量,并通过对别国资源的掠夺建立起工业体系,经不断的技
术提高和改进,已达到低能耗、高效率的阶段。进入工业化和后
工业化的国家占据了全球大部分财富,不仅人均占有量大,而且
采取高消费生活方式。工业高效率对资源的节俭的同时,又通过
高消费的形式浪费掉,在资源利用上同样出现恶性循环。另一方
面由于工业发达国家拥有先进的技术和大量信息,与非工业化国
家的贸易存在事实上的不平等,这又使得全球资源向工业发达国
家潜在富集,造成国家之间的贫富差别越来越大。可持续发展在
国际上表现为“南北”问题,在中国表现为“东西”问题。
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前提是发展。中国的工业化起
步晚.已丧失了资源优势和环境优势,只有在现有资源和环境容
量的基础上发展,而资源环境已处于紧运营状态,有些甚至接近
承载极限,随时都有崩溃的可能,这是悬在中国上空的“达魔斯
利克”之剑。中国的发展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工业化的
老路,唯一的选择是把近期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以经济、社会、
科技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在保持经济高速增
长的前提下,实现资源和环境的综合和持续利用,改善环境质量。
中国的发展还应该考虑到代间均衡的伦理问题。这种世代间
的责任感应该是一种新的政治原则,并用来指导经济增长,在不
损害后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当代发展和贫困地区的根本需求,
使生态环境保持有满足当代人和将来人需求的能力。中国现状是
发展不足,工业化程度不高,相对贫穷,因此,只有在维持当代
人基本需求的情况下,才可能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
观念是在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内发展经济,提高科学技术水平.扩
展资源范围,满足中国众多的人口基本需求,在适度提高水平的
基础上对全球生态环境保护和世代问均衡作出贡献。
把生态伦理与现实连接起来的“桥梁”是生态化的国民经济
体系,它以生态化技术为主的生产力构型为基础·对于“自然一一
社会——经济”复合系统能动地调节。具体说来,是把对生态环
境的保护与对资源的节约和高效率利用结合起来,努力减少对资
源多次递阶使用不充分所造成的工业代谢污染,增强资源对国民
经济发展的持久性;建立以节地、节水为中心的集约化农业生产
体系,以节能、节材为中心的节约型工业生产体系,以节省运输
为中心的节约型运输体系,以适度消费、勤俭节约为特征的生活
服务体系。
实现生态文明目标模式的手段就是在技术上实施农业生态工
程和工业生态工程,建立“自然——社会——经济”大系统的良
性生态循环;在生产关系方面进行体制改革,实行农业集约型合
作制以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进一步实行工业方面的股份制.确立
产权,防止困产权界定不明确而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和资源浪费。
农业生态工程是在农业生产中完成生态经济价值转换,同时
也是实现集约持续农业的基础,这方面的范例有安徽颍上小张庄
的生态网络,广东顺德的桑基鱼塘,福建稻田红萍养鱼。现代集
约持续农业的核心是以生态经济学作指导,以当代科学技术为基
础.并以持续增长的生产率,提高土壤肥力,协调农利‘生态环境,
以永续利用与保护农业自然资源为目标,以高产、优质、高效、低
耗为宗旨,引入现代经营方法,经营集约,实行技术密集与劳动
密集相结合,农村工业与农业相结合,改善生态环境。
工业生态工程是按生态经济学原则改进现行的传统产业,节
约资源,减少污染。凡是直接为农业服务的工业产品,力求做到
无毒、无污染、易分解(如易分解农膜),凡是以可再生生物资源
为原料的工业,应该考虑到生物资源的再生产能力和生态伦理学
的基本要求。
综上所述.只要我们走一条科学技术生态化、生产力生态化、
国民经济体系生态化、人的意识生态化的道路,确立全新的生态
文明观,中国不仅会成为一个生态大国,而且也会成为一个富足、
文明、更有政治影响力的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