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团队
生态文明专著
其他论著
地表生态科学
生态产业规划
生态科技项目
生态科技产品
科技发展中心
刘绍光先生手稿
生态文明辑刊
第 1 期
第 2 期
第 3 期
第 4 期
第 5 期
第 6 期
第 7 期
第 8 期
第 9 期
第 10 期
第 11 期
第 12 期
第 13 期
第 14 期
其他论著
思想创新—新世纪经济发展的

    思想创新 ——新世纪经济发展的 哲学基础的重建 未来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能在旧思维的指导下 发展,必须是一种革命性的创新。对未来缺乏远 见。甚至愚蠢、无知、狂妄,都会导致灾难性未来 的降临。在新世纪即将到来之际,我们必须重建经 济和社会发展的伦理和哲学的基础,确立新的发展 观——生态文明观,只有这样的创造才能将人类推 向文明进步的更高阶段。 自掘坟墓——20世纪末人类面临的自吞苦果 一、农业文明的衰落和工业文明的危机 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类自经历采猎文明之后,』趴 步人了农业文明时期。农业文明的地区分布及演化直接依赖生物 圈的第一性生产力,主要依赖的是植被分布,自然环境与生态条 件。因为农业发生的地方是在气候温和的半干燥稀树草原的丘陵 地带,只有丘陵地和河谷阶地是适宜的地方,有水源,又方便求 猎,而且有复杂的生态条件,有可供驯化的动植物。后来由于农 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农业文明逐渐从农业生态适宜度较高的地 区迁到农业生态适宜度稍低的地方。 有的学者认为,森林是人类文明的母亲,森林分布状况决定 r文明的基因型。以喜马拉雅山为界,东、西气候环境的差异使 东方森林茂盛、土地肥沃、经济富绕,使西方贫脊,从而使东西 方文明差异更加鲜明。因为山以东分布着广阔的栎木阔叶雨林, 以西分布着硬木针叶林。两种不同的树种孕育了现代东西方文明 的两大源头,阔叶文化和针叶文化。东西方气候环境的差异产生 了东西方森林环境的差异,而这两种森林环境的差异作用于文明 的基因,使得东西方文明的差异更加鲜明。文明之所以依森林移 动,是因为有了森林就有了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生产环境,这样人 类才能生存,才能创造文明。森林是人类的母亲和摇篮,文明的 母亲和摇篮。人类若破坏了养育自己的森林母亲,使其沙化,那 么人类将终结,文明也将消失。 人类的古代文明大都在下列地理条件下发展起来的:表土肥 沃;灌溉水源有保证;土地相对平坦且雨量不大,表土不致受到 冲刷流失。
     由于对表土缺乏保护意识,第一性生产力所产生的食物不足 以支撑他们的繁荣而走向没落,接着扩张开始,征服邻居和土 著,新的农业文明又会在一些未开化的肥沃表土地区兴起。工业 文明前几千年的历史,总是在不断重复着这种过程。因此说,文 明人跨过地球表面,在他们的足迹所过之处留qr_fl-荒漠。 最初,从类主要以采集狩猎为主,火的使用就已开始了大气 污染的历史,而水源因动植物腐烂而被污染的历史则由来已久, 因饮水中毒致死的事则经常发生。由于植物和动物的季节性和地 域分布的差异,这就规定了采集和渔猎的时间和空间制约,食物 的短缺使得群落迁徙,每到一处滥用资源、采光吃光。同时由于 火种失控,焚烧森林的事也经常发生。这种由于食物匮乏而造成 的生态危机是当时人类根本没有科学技术和生产力造成的,其特 征是区域性的和小时空的,影响范围小,恢复时间短。 古代农业是以垦殖为主要特征的,影响食物链初级生产力的 关键生态因子是表土,影响动物生产力的关键生态因子是草场和 森林。一旦表土、草场和森林受到严重破坏,农业文明必消失。 岩石风化形成土壤,适宜农作物生长的土壤厚度为30一40 厘米,依靠自然风化,每.300~-400年才能形成10厘米厚的土 层,约l,200~1:才能形成农作物生长的土壤条件。与人类使用土 壤的速度相比,土壤再生产的能力是微不足道的,可以说土壤几 乎成了不可再生资源,因土壤的流失造成无可挽回的生态损失。 纵观世界史上古文明的变迁与消失,无不与此相关,甚至是一个 主要决定性因素。 中华文明早在公元前2000年前后起源于中国的北部和西北 部。它多半是在黄河流域的黄土丘陵以及一小部分在西部的塔里 木盆地,然后就向东向南传播。在西部、北部兴旺发达1,500年 之久。这恰好相当于形成植物生长所需40厘米土壤厚度所需要 的时间。西北部的文明没落后迁移到长江流域和南方。文明是如 何没落的呢?黄河流域土层厚、松软、宜于垦殖,加上黄河及其 支流河水又利于灌溉,因此黄河中下游成了我们先民的繁衍之 地。先秦时期,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比较协调,人口状况、生产力 水平,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及所采取的措施等诸因素的综合作用, 使当时的生态系统基本上保持了原始状态。黄河中游平原广阔, 气候温和,植被茂密,整个黄土高原的森林覆盖率超过50%, 其中关中平原森林最多,间有森林分布,也有草原地带。黄河下 游地势低下而平坦,丘陵、湖泊较多,气候湿润,植被良好,所 以,整个黄河流域比较安定,一派繁荣景象,处于生态环境的黄 金时代。当时农业实践已使一些政治家提出一套管理主张,“地 大而不为,命日土满,人众而不理,命日人满;兵威而不止,命 日武满。三满不止,国非国也”。这些见解对于今天的生态管理, 也具有指导意义。西汉时期,由于长期的繁荣,人口达到5,900 多万。对粮食的需求量大,为了解决吃饭问题,垦殖便成了最重 要的手段。因此西汉便出现了大规模的垦殖。为了垦殖,人们大 量制造工具,对铁的需求量增加,河南南阳的西汉冶铁遗址,在 3,000平方米范围内有17座铁炉,由此可见当时的开垦规模。汉 武帝迁徙70万人开垦黄土高原,使这里原来的牧区改为农业区。 对黄河中游的大规模开垦,破坏了森林、草原,水土流失严重, 黄河变黄,河床淤积抬高,出现频繁的改道和泛滥。关中地区原 有的森林、竹林、草地大量消失或减少。到了唐代,开垦加剧, 新垦土地达4,133万公顷。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破坏,使西北部 风沙南进,逐渐沙漠化。 楼兰古城位于古丝绸之路的要冲,繁荣达几个世纪之久,楼 兰古城位于孔雀河冲积扇的下部,是一个地势平坦,河叉密布, 植被茂密的绿洲,它以屯田为中心,于公元3世纪达到全盛期, 市区面积有10万平方米,人口超过1万。汉代时楼兰人已掌握 了中原传人的水利技术,他们筑渠引水,灌溉面积达5×lO’平 方米,盛产糜子、小麦,由于农业规模扩大,他们使孔雀河、塔 里木河南流灌溉农田,两河不再流人罗布泊,从而罗布泊西岸沙 化,原水草胡杨丰茂之地变成风沙弥漫之处,随之耕地减少、粮 食短缺、河流断流,到了公元542年,楼兰毁灭。这不仅是一个 悲哀的故事,更是垦殖型生态危机的历史事实。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两河每 年泛滥,给两岸土地施肥、浇水,两河流域水草丰美,动物繁殖 较快,两河流域从过去到现在一直有着肥沃的土地,且雨量合 适、地形平坦、表土易于保持。土地的初级生产力使农民生产出 大量剩余食物。阿摩利人建立了古巴比伦王国,整个两河流域的 平坦大地上布满巨大宽广的灌溉网,肥沃的河水驯服了,洪水顺 着堤坝和人工运河疏散分流,使城市和农庄免遭损害。但是两河 的发源地亚美尼亚山区的森林和草地,从历史上就遭到过度砍伐 和过量放牧,风蚀不断剥离表土,倾注到溪流中去,顺流而下. 形成淤泥,若不经常清除,这些淤泥很快就填满灌渠。清理后的 淤泥沿河岸堆积成山,更难于把水引到田里,加之上游的滥伐森 林和过量放牧加剧,使幼发拉底河的河床被淤泥垫得越来越高, 不断改道。于是这个世界上一度最光辉古老的城市经历2,000多 年的兴衰演变,终于湮灭。流沙覆盖了一切痕迹,巴比伦被遗忘 了,2,000多年才被挖掘出来。
     由于滥伐和过度垦殖造成水土流失 致使古文明湮灭的例子,还有哈巴拉文明、玛雅文明、地中海文 明、腓尼基文明、古希腊文明等。 由此我们得到启示,长江流域会重演黄河流域的往事吗?会 使古文明湮灭的一幕在当代中国重现吗?1998年长江流域持续 发生的大洪水可以说敲响了长江流域的警钟。人类的高消费生活 方式能维持多久?海水的倒灌及海平面上升,又会出现多少海水 淹没下的“古巴比伦”呢? 工业文明以来,生态危机四伏,人类赖以生存的生物圈受到 了严重伤害,人类文明又面临新的挑战。生物圈的含义主要是描 科学知识和物质力量发展达到一个新阶段后,地球表层这个人类 生存环境成了具有人类生态学意义上生物圈层。它是人类生存的 支撑系统,生物圈中所蕴藏的物质能量是生命的物质源泉。生物 圈规模有限,所有的物种都赖以生存,再生资源可以更新,非再 生资源不会再产生。即使可再生资源在有限时段内,也具有不可 再生性,人类生命意识和意志的参与使当今的生物圈成了智慧 圈。智慧圈对生物圈的操纵正使生物圈逐渐失去对人类生存的支 撑能力。这种综合的“智慧——生物”圈层对人类的支撑表现在 两个方面。一是以第一性生产力为人类提供物质条件自然过程, 二是以智慧的形式支撑着人类发展的人文过程。智慧使生物圈变 成了智慧圈,但却使生物圈遭到破坏,甚至将包括人类在内的一 切生命加以消灭,从而使人类的各种美好愿望无法实现。“人类 将会杀害大地母亲,抑或使她得到拯救。如果滥用科技的力量, 人类将置大地母亲于死地;如果克服了导致自我毁灭的放肆贪 欲,人类使大地母亲重返青春”。
何去何从?人类面临着新的抉 择。
     二、人口膨胀加剧了世纪末人类面临的危机深度 现代科学技术的杰出成就创造了发达的医学,延长了人的平 均寿命,同时降低了新生婴儿的死亡率。加上第二次大战后世界 处于冷战状态,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很少的国家很晚以来才 提出了计划生育政策。这诸多因素给人类造成一个稳定生育的时 代,世界人口以每年8,700万的速度增加。.1960年世界人口30 亿,1974年达40亿,1986年达50亿,预计20世纪末世界人口 将达到64亿。如此众多的人口,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加剧环境污染,致使自然资源短缺,甚至因为资源问题而引起战 争。 1.城市化 人口激增,土地面积减小,使人口以各种渠道涌人城市,城 市迅速膨胀。尤其是第三世界的城市增加,城市面积扩张,城市 供水困难,各种工业烟雾排入空中,很难扩散,形成混浊岛效 应。由于城市热辐射集中,形成热岛效应,城郊气温差可高达 8℃一IO~C。另外,由于城市开发、工业建设、住宅建设,改变 了地面的太阳反射率,形成城市特殊的气候。由于城市扩展,占 领耕地,水泥设施的兴建,使相当大面积的可耕地永远不可能用 于农业。由于化肥和除草剂及农药的长期使用使土壤严重恶化。 据预测,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全世界的农田及可耕土地的 1/3以上可能要破坏或丧失或用于居住。 2.水资源短缺和污染严重 世界人均淡水量约8,300立方米,但每年有2/3以洪水形式 流失,其余1/3成为饮用和灌溉用水。由于工业化和人类用水量 增加,目前世界用水量与1900年相比增加了近10倍。可见未来 的淡水不足是构成经济发展和粮食生产的制约因素之一。随工业 和人口的发展,排放的废污水量也相应急剧增加,致使许多江、 河、湖、库乃至地下水受污染。因此,到本世纪末全球人均水资 源将减少24%,人均淡水拥有量将从3,000立方米降至2,280立方 米。提供安全饮用水,是农业地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发 展中国家大多没有清洁的水源,据世界卫生组织对71个国家的 调查,仅77%的城市人口有管道供水,78%的农村人口没有清 洁的饮用水。由于人口增加及工业用水增加,过量采集地下水, 发生地面下沉,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已有近20座城市出现地面下 沉,上海、天津两城市最大累积沉降量为263厘米,引起不同程 度的海水人侵。 3.滥伐森林 造成水源短缺的原因之一就是由于人口激增、滥伐森林。森 林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以此平衡着大气的C02比例。据仙 计,世界上的森林和植物每年产4,000亿吨氧气。森林是造雨者, 对生态环境的变化有绝对影响。森林不但影响降水量,更控制了 山坡上的土壤侵蚀。森林能象湖泊那样对河流及农田产生作用。 若高山上尽是郁闭状翠绿森林,可相当于深度为树冠平均高度水 库,这个森林型“湖泊”有相当大的弹性而优于真正的山地水 库。森林,特别是热带雨林,不仅保留大量的物种,成为人类最 宝贵的资源,而且在大气平衡、地球气候变化、水循环等过程中 起重要的调解作用。滥砍滥伐对蒸发过程和降雨过程有严重影 响,大规模的砍伐森林就会导致大气中水平衡失调,对气候有直 接的影响,还将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严重衰减。因为森林的存在, 使各种生物繁衍不辍,更有新种不时出现,否则,一切化为乌 有,绿山成岩石,平地变沙漠,一无生机。西北的大沙漠以及黄 河流域的黄土高原,只不过是古代森林毁灭后给我们留下的遗 迹。 目前地球上众多的谷物和家畜的遗传资源正在减少,人类正 面临着基因资源短缺。目前有近30,000种植物和l,000种脊椎动 物濒于灭绝。在今后的20年中,地球上:10%的物种可能会灭绝。 谷物和家畜的优良品种往往来自众多基因的提供。遗传的多样性 下降,将会降低我们开发新品种的能力。现在人类的多种医药都 有赖于动、植物,中国的中药更是如此。但是什么样的品种对于 人类有益呢?往往那些人们认为不重要的,在医学和商业上却具 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甚至是维持人体所必须的。可见,遗传资源 急剧减少这一问题,是关系到人类能否延续下去的伦理学问题。 但是,目前人口剧增,农业用地扩大,无计划垦殖,为取得燃料 或取得造纸和建筑原料以及种种原因,使得热带雨林和亚热带季 雨林正在被人们以超过森林持续能力的速度砍伐着。不要说地球 的生态学价值,就连地区的生态学价值也难以顾及。更不顾及地 球的1/3的物种存在于热带雨林中这一事实。全世界的热带雨林 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的70多个国家,总面积为19亿公顷。现在 每年减少1,13071公顷,每年种植的面积约lOO万公顷,还不足 森林消失面积的1/10。地处拉丁美洲的亚马逊河流域的丛林是地 球上最大的热带雨林,被认为是地球的肺部。为世界提供氧气, 已存在1亿年之久。已知地球上的动、植物物种的一半聚集在这 里,林区的河流中生活着1,500种鱼类,树林的品种多达1万种, 占据了世界森林资源的40%。在滥伐热带雨林的种种原因中, 一是由于科学技术水平低,生产力水平低,原始的高能耗农业生 产方式,烧林夺地;其二是由于缺乏燃料。80%的木材用作燃 料,人口的膨胀和生活贫困化使人们涌向森林,当毁坏的森林成 为不毛之地时,又涌向他处。从全球范围来说,热带雨林是生态 平衡的主体;从地区来说,森林对气候、水土流失、洪水控制及 各季节水流稳定是一种调节器;同时森林是防风防沙的绿色屏 障。目前,人们已充分认识到森林对于人类命运、文明的兴衰是 如此的重要。 人口膨胀所引发了上述一系问题向现代科学技术提出了新的 挑战。 危机根源——大工业生产方式产生 的人与自然界的矛盾 现代科学技术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中逐渐占据主导地化. 改变了人与自然界的相互作用方式,形成了人与自然界存在方式 的新格局。科学技术是人与自然界的中介系统,以工具系统为实 质将人与自然界联系起来。它又像是一把双刃的利剑,在刺向自 然界的同时也刺向了人类的最痛处。生态危机已成为全球性问 题,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解决这一难题的根本出路在于现代 科学技术的走向。 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的本质不仅在于人类认识、利用、改造fl 然界,还在于和自然界的合作、协调。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 展,已使人类进入到信息时代和核时代,人类不仅拓宽了对自然 资源的利用范围,而且对自然界的作用强度在今后80~100年的 时间尺度内将会超过自然界本身进化的强度。事实上,人类已进 人了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主宰全球命运的时代。 现代科学技术创造了现代工业、现代农业,极大地丰富了人 类的物质财富。本世纪以来的物质生产量超过了历史上物质生产 量之和,养活了现今的60亿人口。科学技术帮助我们战胜了威 胁人类的各种疾病,使死亡率大为下降和寿命得到延长。
      但同时 却使世界人口激增,造成人口膨胀。科学技术帮助人类创造了现 代文明基础的大工业,但大工业对自然资源的使用造成了空气、 海洋、土地和水源等的严重污染,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和自 然资源的迅速枯竭,使人类的生存条件受到严重威胁;科学技术 还被用来制造毁灭性武器,把人类和世界推到了毁灭性边缘。生 态的破坏和人类活动的迅速增加,温室气体的排放造成气候反 常,海平面上升,地面下沉,并造成地球灾害的群发现象。生态 危机的发生说明了人类在对自然界的改造中没有充分照顾人类的 整体和长远利益,人类对核能的利用既可开辟用之不竭的能源, 又能使人类自毁。人类在技术上既可能通过许多洲际工程优化环 境又可能造成全球性生态危机。现代科学技术使人类社会和自然 关系具有全球性,并决定着人类的存亡。科学技术的利、害两重 性,更为尖锐地显示了出来。对于这一点,我们从一个事故中可 得到启示。1965年11月9日下午,加拿大的昂特略州的某一个 发电厂的小小继电器发生了故障,几分钟以内美国东北部的一些 重要工商业区和加拿大的一部分地区送电完全停止,使得纽约、 波士顿等城市3,000多万人陷人黑暗之中。这时正值下班之际, 成千上万的人被关在地铁和摩天大楼的电梯里。人们之问的一切 通讯都中断了,暖气不热了,饭也不能吃了,大家处于极度慌乱 之中,仿佛进入了世界末日。这就是现代人类与科学技术互相依 赖,须臾不能分割的事实。这次大停电,使人们懂得科学技术能 给人们带来幸福,但又是那么脆弱,灾难也会随时降临。 生态危机古已有之,并非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后才出现的。 只是因为科学技术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大工业生产方式 加剧了人与自然界的矛盾,导致了生态危机的全球化。生态危机 的历史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采猎型生态危机,第二阶段 为垦殖型生态危机,第三阶段为工业代谢型生态危机。前两种类 型的生态危机是以陆地上的表土流失和森林破坏为主要特征的. 第三种类型的生态危机除具有上述特征外还有对于水圈和大气圈 污染以致于对生物圈造成全面的影响。 采猎型生态危机和垦殖型生态危机的影响范围只是区域性 的,很长的周期才出现危机,从范围上说对整个人类的影响还是 局部的;从强度上说,也不致于影响到全人类的生存。而工业代 谢型生态危机则不同,危机频繁,强度大,不仅对人类造成威 胁,而且愈演愈烈,成了悬在人类上空随时要爆炸的超级炸弹。 工业的演变与“生物演变”具有相似性。我们现行的经济系 统中物质商品和劳务的生产及消费过程,其物质和能量的使用. 与生物机体对于物质和能量的使用原理十分相似,不同之处是生 物机体有完善的消化系统,而现代工业世界的这一关键性的功能 却欠发展。这就是造成全球生态环境污染甚至引起全球“温室效 应”的根源。 现代工业世界的经济体系依赖于从生态环境中开采的大量物 质作为原材料,随后便是加工过程,最后以最终产品的消费而告 终。除了实际得到的矿物质,还留下尾矿。另外,还在建筑中移 开大量的表土,无法再进行农业生产。在使用的工业原料中,平 均来说75%属于非再生资源,25%属于可再生资源;工业产品 中只有6%在消费中被保留下来,而其余94%则在开采后一两年 内便被变成废物。这种进人环境的废物,不仅有固体,也有气体 和液体。在生产过程中还需低熵的能源,在其自由能被利用以 后,以高熵的低温度的热能被排放到环境中。年复一年生产的废 料的总和,已超过经济活动中各种物质的实际投入量,工业的新 陈代谢难以长久维持,对全球生态环境造成了危机。具体说来: 1.=氧化碳和气候变化 在工业生产中,投入的一半为矿物燃料(碳氢化合物),一 经燃烧便与大气中的氧化合而形成c02。近100年间由于森林的 砍伐,减少了对c02的吸收,致使大气中CO2浓度上升了约 t5%。c02起着吸收地球表面的长波辐射、防止热量向宇宙散 发、维持地球热平衡的作用,被称为“温室效应”。预计到2050 年,c02浓度将增加1倍,地球表面的年平均气温将上升1.5℃ 一5℃,北极极圈的冬季气温可能上升7℃。10℃。
        全球气候将 发生一系列变化,南、北极冰融化,海平面上升,预计到2100 年上升1.4~2.2米,从而淹没长江三角洲和东南亚各三角洲的 地带中较低洼的稻田,而在荷兰、长岛、威尼斯、孟加拉,以及 尼罗河三角洲等地,洪水带来的损失不可估量。此外,降雨的区 域分布将发生变化,适合种粮食地区和易于沙漠化的地区也将发 生变化,如北美产谷带将变暖和变干燥。 2.臭氧层空洞 氯氟烃类是一种工业用气体,用于冰箱的制冷剂,同样也用 于空调机,它又可用于溶剂、气溶胶灌的喷射剂、泡沫的制造 物。我们在平流层发现含氯氟烃类气体,它可以破坏臭氧层。在 南极洲上空已发现臭氧空洞。这一发现引起了人们的极大恐慌, 臭氧层起着保护地球免受紫外线伤害的重要作用,因为紫外线不 仅可使人的皮肤致癌,引起皮肤癌患者剧增(在白色人种中更为 严重),对于其他易损物种的影响难以估计。 3.酸雨 酸雨的产生,主要是与发电厂、冶炼厂和汽车燃烧石化燃料 而产生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有关。这些排放物在空中发 生化学反应,转换成硫酸盐和硝酸盐后进入雨中降落地面。它所 造成的影响不仅在发生源附近,往往可随大气远距离移动,在数 百公里外降下酸雨。从国内看,江苏南部工业区、贵州、四川等 地均有酸雨降落。从世界看,酸雨在斯堪的纳维亚、美国西部和 东北部、加拿大的大部分地区特别严重。酸雨可使森林大片死 亡,成为空中杀手;可使水生生物生活环境酸化,使生物致死: 使材料腐蚀、剥蚀着建筑表面和人类的宝贵文化遗迹。在一定的 区域,由于酸雨使水系和土壤的酸度提高,从而造成生态系统和 农作物的破坏。 4.有害的化学物质 在现代社会,人们对化学物质的依赖程度增加。在商业市场 上,现在约有7万种化学物质,况且还有每年约l,000多种新的 化学物质投入市场,有些是有长期影响的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 在贸易额中占很大比例,以农产品、服装、机械、汽车化妆品等 各种商品的形式送往世界各地,这些物质的使用及扩散,对环境 造成深刻的影响。现代科学技术在改变人们环境的同时,严重危 害了人们的健康。 5.有害废弃物质的国际间流动 由于各国人民环境意识的加强,尤其是发达工业国家,人民 反对在本社区堆放有害废弃物,再者,处理、保管有害废弃物的 费用十分昂贵,这就使得一些国家或公司将废弃物出口到第三世 界国家和地区,甚至向公海倾倒。载有废弃物的海轮无法进港的 事件时有发生。尤其是核潜舰沉没,这本身就造成了核能废料的 出口,还有一些核电站的泄漏及永久性埋藏,都成了国际社会所 关注的问题。比较著名的这类事件有苏联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 件,美国在印度的火药厂事件,1976年在法国附近海面“奥林 匹克·巴伐凡利”号油轮将25万吨石油倾人海中,墨西哥湾一油 井爆炸,100万吨石油流人大海,埃克森石油公司的油船在阿拉 斯加附近海面同另一艘船相撞,33.4万吨石油污染海面达1,700 平方公里。至于海湾地区的原油泄漏事件,恶果无法估量。 文明困境——对工业文明的科学反思 工业文明以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力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 精神财富,并以日益延伸的信息高速公路将人类及地球表层网络 成地球村。工业文明已成为人类社会现代化的主流模式引导着世 界各国发展的新潮流。中国也正在坚定地向工业文明挺进。 工业文明果真能在全球范围普遍实现吗?这是一个值得深思 的问题。工业文明的基础是有足够的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资源以及 科学技术能不断地开发出足够的替代资源。然而资源短缺和科学 技术在限定的时段内难以开发出足够的替代资源这一事实,却无 情地动摇了这一基础。由于短缺的资源向工业化国家富集,从而 进一步拉大了国家问的贫富差距;缺乏生态伦理价值取向的唯经 济行为,则又导致了一系列环境与发展的矛盾,对人类的生存与 延续形成了极大威胁。 一、导致全球危机的根源 地球表层是抚育生命的摇蓝,是人类的发源地。其生态紊乱 与否对全球生命系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地球表层实际起着通 过人类影响全球系统的“变换器”的作用。在历史上,社会的进 步总是与生态退化相关联的,影响与改变自然而使社会经济迅速 发展的模式,带来了三次生态紊乱。 第一次地球表层系统的生态紊乱冲击了农业文明。干旱区是 地球表层系统的生态脆弱带,其生态紊乱使干旱区牧民的扩张往 往冲击农业文明。 第二次地球表层系统的生态紊乱冲击了工业文明。发端于 200多年前的工业革命,先后使蒸汽机、电动机进人生产领域, 扩大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加工能力。满足机器的吞吐量成了工业 文明的最高宗旨。生产力迅速发展与地区性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 则造成了生态危机。一次大战和二次大战是以宗教纠纷和殖民主 义扩张的形式而表现出来的地球表层生态紊乱,它使当时的工业 文明受到巨大冲击。 可以预言,第三次地球表层系统的生态危机将以全球规模冲 击信息文明,并对工业文明造成毁灭性的打击,目前正初露端 倪。勿庸置疑,所谓非洲难民问题等,只不过是第三次生态紊乱 的一个表现而已。 如果说采集——共同进化方式,和生产——非共同进化方 式,是社会与自然相互作用过程中自发形成的,那么今天则要求 用世界范围的受控发展取而代之。这就是寻求第三种社会与自然 相互作用方式,即把采集型经济的生态优点与生产型经济的优越 性结合起来。 生态型技术悲观主义是工业文明绝望的反思。生态型技术悲 观主义以人性与自然相统一为出发点,以全球问题和人类困境为 核心来揭示当代生态危机与世界危机,通过对传统的工业生产方 式的批判进而要确立一种全球意识和全球战略,这是一种期望世 界走出困境的良好愿望。然而从总体上看,生态型技术悲观主义 缺乏对于地球表层进化的信息增殖意义上的理解,悲观有余而缺 乏建设性。人们如果完全按照这一观点改造现行经济体制,则无 异是从与“持续发展”相反的方向上走一条全人类自杀的道路。 面对传统工业生产方式所造成的地球表层系统生态危机,人 类智能也逐渐走上了正确理解生态危机实质的道路。逐渐认识到 造成生态危机一个主要原因在于人类社会为获得、分配和消耗那 些通过人类劳动从地球资源所得到财富时采取的方式。伴随着贫 困国家和地区的债务偿还以及发达国家向落后地区的投资,一些 污染较重的工业转向贫困地区,因此输送了生态危机。另一个主 要原因是落后的生产方式不足以养活众多的人口加上封建的管理 意识减少了生态保护费用,使得生态环境缺乏必要的管理;而资 本主义高消费观导致的奢侈性浪费则又超出地区性的生态承载 力。只有确立一种新的发展观和提高民众的生态意识才能变成自 觉的生态保护行动。 二、对200年来的传统工业文明的剖析 生态危机是文明没落的深层根源,人类是在付出了惨重的代 价后才认识到这一点的。垦殖型生态危机使许多农业文明没落, 比较典型的例子有黄河中游流域农业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工业代谢型生态危机使许多工业文明没落,这主要是地区性资源 相对不足和环境污染所造成的。工业文明逐渐转向资源丰富、生 态环境容量大,自然生产力高的地区已成不可抗拒的趋势。如果 人类对生态危机再没有进一步的认识,第五次产业革命所带来的 信息文明也将会受到冲击。 工业文明的兴起是以地球表层系统生态环境退化为代价的。 换言之,世界生态环境退化是传统科学、技术、哲学、经济学和 文化的必然结果。传统科学强调分析,但那不过是自然界能够用 数量表示的那一部分;所谓因果解释,也往往导致把自然界的丰 富性、多样性、联系性完全归结为简单的符号和公式,至于和动 机、情感、道德等和价值观相关的东西却视而不见。由于缺乏具 体科学间及科学与哲学的联盟,更重要的是由于缺乏经济学与生 态学的联盟,也就是缺乏整个人类知识的共同体,所以无法得到 对世界的整体性认识,传统西方分析哲学把人与自然分割开来, 通过逻辑和抽象的思维,把主体与被认识的客体分离开来,从而 把人类推到自然的对立面,强调的是一种人类对自然的征服。传 统文化是一种人类中心主义的高熵文化,以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 为目的,这种人类自我中心而不与生态环境协调的传统文明是和 保持地球表层系统信息增殖的新文明观背道而驰的。 传统的自然科学缺乏与地球表层的生态联系。牛顿科学的实 物中心论使得人们对唯物主义的理解狭义化。直到出现了系统科 学,才使人们有可能用系统观点开明地思考生态危机现象,因为 牛顿力学观使得在生物学中人们试图几乎全部运用分子生物学的 成就来取代达尔文主义。只是到被称为物理学中第三次革命的混 沌理论的提出,人们才认识到在确定性的宏观系统内部反而出现 了内在随机性。现代物理学与生物学的联盟使生态学的突破成为 可能。可以预言,以系统科学为基础的非线性生态学是未来生态 学的发展方向,因为它使物理世界和生物世界达成了统一;生态 学与经济学的联盟,使自然再生产商品再生产达成统一。然而, 今天以传统科学为基础的生产力构型还未发生根本的改变,只有 将生产力构型建立在系统科学与生态学联盟的基础上,自然科学 才能与地球表层系统生态进化产生有机的联系,才能克服物质生 产的发展与生态危机的降临这对矛盾。 西方科学的“分析”特征,使人类一再丧失与地球表层协调 的机会。在逻辑和分析哲学的基础上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将处理我 们的各种问题。人脑被逐渐纳入计算机的系统之中,从而使得集 权机构能够垄断数据处理,权力越来越集中在垄断集团和大公司 手里,生态危机的实质往往被掩盖起来。但是也应该看另一方 面,由于人类生态系统的信息增殖,使我们进入了以第五次产业 革命所标志的信息文明时代,尤其是“信息高速公路”的连通, 已经为我们对全球生态环境的综合管理提供了必要的手段。
       全球 生态管理的信息化正从整体上引导着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进 程。 历史表明,由于把注意力集中在不同价值观念上,不同的时 代或不同的社会形态则实现了不同的发展。经济追求最大利润准 则使人类在地球表层系统中无视生态危机,各种经济学家都给增 长理论以重要位置,把增长和发展看成是相似的。我们说增长仅 仅是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不能代替作为地球表层整体进化的必要 条件。发展不当,将因增长而使社会和生态付出代价。因此,应 该减少耗费物流通量和能流通量,使增长的生态耗费服从于社会 目标,这样即使增长缓慢,也还可以有余地把重点放在管理工作 的发展上,得到即信息增殖。为了保护地球表层,传统的经济学 必须接纳生态经济学,也就是生态学与经济学的结合,经济再生 产与自然再生产的统一。从深层意义上说,文化往往是经济运行 方式的潜在背景,人类中心主义的文化是地球表层退化的根源。 正是在上述意义上,我们提出应该确立一种新发展意识的文 明观——生态文明观。生态文明观以生态伦理为价值取向,以工 业文明为基础,以信息文明为手段,把以当代人类为中心的发展 调整到以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为中心的发展上来,从根本上确保 当代人类的发展及其后代可持续发展的权利。 发展之魂——生态文明观 一般的文明是指人类活动的积极成果,它是文化中进步、积 极、合理成分的总和,标志着文化的进步程度。社会文明的发展 水平,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自然界的 物质成果总和,包括生产力状况、生产规模、社会物质财富积累 程度、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等;精神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 的同时也改造主观世界的精神成果总和,一方面体现了社会的人 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素养水平,另一方面体现了社会的世界观、信 念和理想。从人类发展史看,人类经历了传统的农业文明和近代 的工业文明,农业文明在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依靠农耕牧渔而发 展,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天人合一的;工业文明从人类的创造力和 人类自身的生存出发,迅速发展生产力。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 改造自然的力量空前加大,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财富。现在,发达 国家一个平民的生活享受比封建皇帝还要好许多倍。工业文明强 调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以高速掠夺自然资源为价值取向, 极大地推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但是,工业文明过度地消耗资 源,向环境排放大量的继续物,无节制地人口膨胀,破坏了生态 平衡和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出现了全球变暖,臭氧层破 坏,生物多样性逐渐消失、沙漠化、表土流失、水资源短缺等一 系列全球环境问题。这不仅严重地制约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而且还对人类的生存和延续构成了严重威胁,这是工业文明所带 来的严重后果。 针对工业文明所带来的人口、环境与发展困境,应该确立一 种新的生存意识与发展意识的文明观念——生态文明观,它继承 和发扬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长处,以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为中 心,以信息文明作为管理手段,强调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 基础,人类社会是在这个基础上与自然界发生相互作用,共同发 展的,两者必须协调,人类的经济社会才能持续发展。从生态文 明观看来,人类与生存环境的共同进化就是生态文明,威胁其共 同进化的就是生态愚昧,只有在最少耗费物质能量和充分利用信 息进行管理的情况下,才能确保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即“社会化 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 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 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 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 生态文明观是一种超越工业文明观且具有建设性的人类生存 和发展意识,它跨越自然地理区域、社会文化模式,要求从现代 科学技术的整体性出发,以人类与生物圈的共存为价值取向发展 生产力,从人类自我中心转向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相互作用为中心 建立生态化的生产关系和经济体制,从而保证人类的世代延续和 “自然一社会一经济”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确立生态文明观是人类继续生存下去的伦理需要,它是决定 人类发展去向和国家、地区发展去向的不可抗拒的规律,同时它 也决定了区域或集团的行为模式应该是建立生态联盟,约束破坏 生态环境的行为。从自然发展史看,先有自然界的发展才有人类 的发展,两者相互制约,人类是在与自然界保持着动态平衡中逐 步发展起来的。农业文明阶段,人口较少,生产力相对水平低, 对自然的开发强度不大,即使破坏了局部地区的动态平衡,人口 则迁徙别的地区建立新地区的动态平衡,维持着农业文明的不断 发展。工业文明阶段,生产力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对自然界的开 发强度大,工业新陈代谢加剧,吞进大量资源,吐出大量废弃 物,在全球范围内污染环境,自然界的发展与人类的发展动态失 衡并且越来越严重,由于人口膨胀,地球上再也没有可供迁徙的 未开发的生态区域,再没有可随意倾倒废弃物的处所。20世纪 70年代以来,工业文明观正面临严峻挑战。从工业文明阶段进 入生态文明阶段,是人类认识过程的大飞跃,同时也是价值观念 的大转变,生态文明阶段的自然界发展与人类发展的动态平衡是 通过对人口的计划、资源的配置、土地的绿化等进行不断监控和 协调来实现的,总之是对人类行为的再调整,从真理性评价转移 到真理价值与生态价值评价相结合并逐步完善操作性的生态价值 评价指标体系,使民众的生态意识形成政策法令,形成生态文明 的社会规范。一个生态文明社会的基本特征是强调可持续发展、 合理配置资源,对资源的开发要投入补偿资金(补偿强度和有效 性必须使生态潜力的增长高于经济增长速度),而实现良性生态 循环,并建立节约型的国民经济运行体系和生态化的生产力构型 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秩序。这必须以生态学作指导,以新的生 存观和发展观相结合,运用生态学与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按照自 然规律与经济规律以取得最佳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目标,构成 独特的体系。可以说可持续发展经济学是生态文明历史阶段的政 治经济学和生存经济学,生态经济学是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核心 内容。 从工业文明观到生态文明观,是人类认识过程的大飞跃,同 时也是价值观念的大转变。生态文明阶段的自然界发展与人类发 展的动态平衡是通过对人口计划、资源配置、土地绿化及社会保 障体系等进行不断监控和协调来实现的。总之,生态文明对人类 行为的再调整,从真理性评价转移到真理性评价与价值性评价相 结合,逐步完善操作性的生态价值评价指标体系,使民众的生态 意识形成法令,形成生态文明的社会规范,建立节约型生态化的 生产力和生产方式以及可持续发展经济新秩序,实现良性的生态 循环,确保可持续发展的进行。 建立可持续发展经济新秩序的核心是要遵循生态价值规律, 即资源增殖和信息增殖的结合,生态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的结 合,生态价值规律不仅是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基本规律,而且是 生态文明阶段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 如果经济活动中不以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动态平衡为前提, 改变生态系统的组成并使生态系统失去功能,生态系统一旦崩 溃,社会生产力也随之崩溃;若经济活动遵循了生态经济系统的 生态价值规律,不仅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而且社会效益 也会随之提高。 进行生态文明观教育是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教育的 目的在于加强公众的生态意识和与可持续发展相容的态度,价值 观念和行为规范和进一步提高解决人口、资源、环境发展问题的 能力。 观念更新就是对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东方文化与西方文 化、现代科学与传统智慧进行深刻地反思,尤其是对于工业文明 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牛顿机械观在各个领域中的影响进行深刻反 思。规范转变的方向就是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新坐标系中进行选 择,充分利用现代物理的时空观、物质观和因果观;充分利用现 代技术的新材料、新能源及信息、生物等技术手段;充分利用有 关生命、意识和进化的系统观;充分利用生态技术和生态经济相 结合的生态文明观,使规范转变的方向与生态文明观相一致,与 现代物理学的理论相一致,与东方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人 天观相一致。 应特别强调的是,在公众心理改造的同时,重点在于进行知 识阶层、决策者和社会法典设计者的规范转变。 生态文明观是人类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才思考出的一种新的文 明观,只有把政治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结合起来,才是完 整的经济学。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只有以生态文明观为价 值取向的科学技术才是完整的并且能保证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生产 力。 进化复归一一现代科学技术的生态价值取向 全球已进化到了这种程度,即明天发生什么?在于我们今天 做什么!现代科学技术是人类作用于自然界的强大力量,决定着 明天的世界将是怎样。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在短短的百年内 创造了辉煌成就,所生产的物质总量相当于百年前人类生产量的 总和,人口也成倍地增长,出现了空前的繁荣,但是随着这种繁 荣的出现,全球生态危机日益迫近,成为人类的巨大压力,面对 压力,人们感刮斛决个球,E态危机时力不从心。对现代科学技术 产生了无可奈何的,出观主义情绪。其原因在于近代科学技术的崛 起才2[x】年的历史.全球性生态危机从20世纪70年代才日益明 显,这种科技发展和生态危机的局面向进化着的人类意识提出了 挑战,意识进化的历史远短于生物进化历史。面对这一挑战,非 生态文明的意识还无力应战以保持生物的进化,非生态文明意识 还无力给科学技术定向,要解决全球生态危机加剧,协调人与自 然界矛盾的关键在于促进全球生态意识的进化,对现代科学技术 进行生态价值评价,在全球生态意识的指导下迅速发展科学技 术,实现科学技术的生态价值取向,建立具有生态价值取向的产 业结构。这种具有生态价值取向意义的科学技术产业才是具有保 持基因,保持人类持续发展,保持地球不致于毁灭的伦理意义上 的第一生产力。我们正处在转折点,不完成这种转折,人类将自 取灭亡。这种转折意味着重建,以生态价值为指导,重建文化意 识,重建科学技术,重建经济,重建世界生态秩序,广泛深入地 开展生态实践,完成人类在现代科学技术生态化的水平上的生态 复归。 一、确立生态意识 人的行为受意识、观念的支配,当今所出现的一系列生态环 境问题,都是由于群众和决策者缺乏生态意识的行为所造成的。 生态意识是指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即是处理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经济效益 和环境效益、开发与保护、生产与生活等关系应具备的生态学观 念。人类早期与环境协调,顺应天时地利的行为是不自觉的朴素 生态意识。但是,随着工业文明的到来,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 人类改造自然界的能力提高,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强度越来越大, 仅靠不自觉的朴素生态意识是不够的,如果不普及和提高人们的 生态意识,从不自觉走向自觉,那将会阻碍经济、环境协调发 展,阻碍文明进步,甚至会影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从表面上看,发达工业国似乎已经跨过生态环境危险期。但 是通过利用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和输出污染的做法加剧了发展中国 家的环境污染,这种污染通过全球性循环又反过来影响工业发达 国的环境。所以全球污染不仅仅是某一国、某一地区的问题,而 需要全球的共同努力才能解决。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生态危机 是由于缺乏自觉的生态意识造成的。 出现生态危机主要原因的社会学根源是决策行为的短期化。 我国城乡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是掠夺式经营,只关心近期和 局部的经济效益,无视资源环境的长远和整体效益。经济学根源 则是资源环境的无偿使用。传统的经济学从劳动价值观出发认 为,由于没有附加人的劳动,许多自然资源不具备商品价值。但 从生态学的观点看资源是有限的,其短缺性使其具有一定的价 格,对于资源环境的无偿使用、不计入成本的做法必然会造成资 源的枯竭和环境的恶化。另一方面,从自然与人的生存关系角度 出发,认为生态资源是有价值的,而且也是有价格的。认识根源 是现代大生产只追求工序之间快捷联系,任何生产技术都是由获 取最大收益的原则所决定的,以致于钱的获取决定了生产物的存 在,被生产物却抽象成了市场价格,即事物的存在表现为市场价 格。这种无视被加工的原料对于人类生态系统的最本质的生命支 撑性作用的观念是非常错误的。 重建生态意识就是注重建立和提高全民生态意识。首先要普 及生态学教育,普及生态伦理,制定生态评价指标体系及生态法 规,建立生态学与经济学的联盟。建立人依赖自然及“自然一社 会一经济”复合系统意识。建立生态系统对物质、能量、信息充 分利用的最优演替对策的效率意识,克服人类对资源的浪费;建 立生态系统的自组织功能意识;建立生态库意识。生态问题的一 个重要表现是主体生态系统与周围资源、环境或与源和汇的关系 失调。我们称能为主体生态系统贮存、提供或运输物质、能量和 信息,并与该系统的生存、发展和演替密切相关的系统为该主体 生态系统的生态库。生态库对主体生态系统起着哺育、促进和抑 制的作用。生态意识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我们在经济建设中重视和 周围生态库的相互关系,重视生态库的价值、生态库的容量、支 撑能力以及生态库的建设。 二、重建文化意识 2(】世纪印年代以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经济的迅速发 展,现代西方社会进入了后工业阶段,西方文化也随之进入后现 代时期。后现代主义是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晚期资本主义的 产物,它是对传统文化的反动,对传统价值观的否定,可以说后 现代主义文化是科学技术悲观论的泛化,是全球生态危机在意识 上一种反应。所以出现这种虚无主义文化现象,是因为人们打破 了传统的价值观,但是还未找到新的价值观,这是新旧价值观转 型时期的一种必然文化现象。针对以贝尔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认 为由于科技的日益膨胀,分工是一个重要特点,分工遍及社会的 各个角和各种职业,阻碍了人们之间的交流和理解,使得人们对 整体失去把握,随之也就失去价值性评价。针对这一观点哈贝马 斯提倡交流、理解、重建新理性。这种新理性被称之为交流理 性,一种是力图使人类从自然走向自由的人文理性;另一种是使 人陷入规范、界定并驯服自然的工具理性;交流理性则是对人文 理性和工具理性的提升,并以这种交流理性与后现代主义对抗。 无论是贝尔的观点或是哈贝马斯的观点,他们都陷入困境,因为 贝尔没有看到科学技术的生态化,而哈贝马斯又没有找到交流理 性的前提是全球生态文化意识,只有全球生态文化意识才能给科 学技术定向并发展生态化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及与可持续发展相 应的社会体制才能消除全球生态危机,通过这一过程,促进对人 的价值的理解。他们都没有看到,为人类的持续发展,只有以生 态文明观为指导,给科学技术以生态化取向,用生态文明取代工 业文明,才能实现人类对整体性的把握,在全球生态文明意义上 进行交流,理解和建立生态文明新理性。还要充分认识到没有任 何一种生物可以无限繁殖,人类也不例外,摒弃拜物,减少扩 张、战争,建立代间均衡的伦理,保护自然界,保护基因,建立 人类与自然界共存的终极目标。 著名史学大师汤因比在研究了世界有史以来的各种文明体例 后,盛赞中国文化的世界精神,认为只有中国才能有资格成为实 现统一世界的新主轴,中国传统文化中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意识就 是启迪人类确立全球生态文明观的深层哲学思想。 三、重建科学技术 传统的科学技术缺乏与全球的生态联系,牛顿力学的实物中 心论成为人们构建现代产业构型的基础。尽管量子力学和相对论 使我们改变了对微观和宏观高速的理解,但是仍未解决热力学熵 与达尔进化论中由时间所规定的相反进化方向之问矛盾。非平衡 态热力学试图用扩大系统界面的形式提出负熵来解决这一矛盾, 分子生物学试图在分子水平上沟通达尔文的生物进化时间之矢与 热力学的物质进化之矢之间矛盾,但是这两种努力都陷入困境。 混沌理论指出确定性宏观系统出现内在随机性,复杂现象背后有 简单的原因,奇异吸引子成了左右复杂现象的信息源,若将这种 信息的自创性与全球进化的历史相联系又使我们对全球生态危机 的研究走进了无中生有的深渊,同时也从物质本体的实在论进入 精神本体的虚无主义。由此可见,连物理学前沿混沌理论也不足 以为全球问题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由此看出,我们必须建立与 全球生态联系密切的生态化科学技术,并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的生 态产业化的生产力构型。面对全球生态危机的压力,“解铃还须 系铃人”,只有迅速发展现代化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生产力,并使 之符合生态价值的评价,逐步完成对传统产业的生态化改造。并 将其与新发展的生态产业相配合,才能有效地摆脱全球生态危 机。 四、重建生态经济秩序 传统的经济理论不能解决全球生态危机问题。正是由于传统 经济理论的缺陷才造成了生态的破坏和环境的污染,在生产成本 中没有把废物的处理费用算在内,是以牺牲生态、环境质量为代 价获取高额利润。而追求这种高额利润是所有经济话动所追求的 目标。衡量经济增长的经济学指标国民生产总值不能正确地反映 经济福利和人们的生活水平,它没有考虑到污染和城市化所付出 的代价。因此应该用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取代传统的经济学。重新 评价经济形势,调整产业结构以考虑到生态效益,用生态价值评 价重建新的产业,建立国家性国际性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新秩序。 其基本特征是减轻经济发展中资本积累的马太效益,消除绝对贫 困化,同时减少因为过度发达浪费资源和因为过度贫困破坏资源 的两种恶性循环,强调整个世界的持续发展,并随着自然资源开 发,国际社会必须投入资金保护自然,进行补偿,这种补偿的强 度与有效性务必保证生态潜力的增长高于经济的增长速度。 可持续发展经济新秩序的重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减 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有害物质的国际问流动;减少在贫困地 区设置污染性工业。第二,消除贫困。在国际上是解决南北问 题,缩小贫富差距以免拉美国家因贫困大量砍伐热带雨林。增加 国际援助,提高当地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国内是解决东西问 题,以免西部贫困地区对已经很脆弱的生态环境进一步“破坏”, 缩小东西差距,提高西部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第三,制 止战争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削减核武器,把核力量对全球生态环 境毁灭性的打击的可能性减到最小限度。第四,加强对有用基因 的保护,建立全球性的生态保护区,设置以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 为目的的贸易限制。划分生态环境脆弱类型,规定不同地区资源 环境成本核算的级差标准。 五、开展全方位的生态建设 实现人类的生态复归,大力开展生态意识教育,让全人类更 新思想观念,建立一个生态型新世界观。主要内容是人对人与自 然关系和与之相联系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识和把握,以及生态 环境意识的产生和提高,让全人类都明白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地 球是生命的摇蓝,人是自然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自然是人的生 命构成的一部分,要尊重自然界的固有规律。要严防人类进入这 样的误区: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了新的征服自然界的手段。前 苏联学者维纳茨基把由科学的智慧管理下的人类生存环境称为智 慧圈,其人类自养性观点是这一思路的集中概括,主张依靠科学 创造新能源,合成材料和食品,闯出一条人类成为相对不依赖生 物圈的特殊生物的途径。事实上,美国所建的“生物圈2号”就 是智慧圈理论的产物,同时也是对人类白养性观点的检验。遗憾 的是“生物圈2号”的实践是失败的。尽管科学技术如此发达, 若没有现存的遗传基因,人类至今连一粒粮食、一棵蔬菜也合成 不了,更不用说猪马牛羊等肉类品了,不要忘记,人类虽然操纵 着巨大的能量,操纵着多么先进的机器,但一回到餐桌上,人类 的食品永远是那么原始、那么自然,民以食为天,这就是人类最 同一的东西,这就是人类共同的“根”。 大力开展农业生态工程建设,坚持“整体、协调、循环、再 生”的八字方针,有效地利用生态系统中各生物种,充分利用空 间和资源的生物群落共生原理,多种成分互相协调和促进的功能 原理,从而建立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生态稳定和持续高效 功能的农业生态系统。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森林是生态平衡的主 体。通过森林,防止水土流失、防止沙漠化,再造表土,保持增 加基因品种。在工业生态工程中,有效控制工业废品的新陈代 谢,减少矿石燃料的使用,开发无污染能源,减少核能的使用, 减低城市化的速度,加强城市垂直绿化程度,控制热岛效应。有 效地进行全球性计划生育,研究对人体无副作用的避孕形式,控 制人口膨胀,在世界范围内实行计划生育是绝对必要的,任何反 对计划生育的论调,都是反人类的弥天大罪。 我们正处于由物理观为主的时代向生态观为主的时代转折 期。地球是人类的母亲,从古至今,多少人怀着宗教般的感恩、 宗教般敬畏,依恋着地球;自然主义者总是把地球当作自己的皈 依之处;西方哲学把地球称作大地女神盖娅,把地球当作一个巨 大的有机生命体。工业化使大自然创痛巨深,它唤起了人们对昔 日田园牧歌生活的恋念。早期的生态学家怀特和席锐都是把自身 融于自然的狂热份子。东方的自然主义有更久远的历史,人们把 自然神化,带着无限的崇敬眷恋着自然,陶渊明是一位晋代的大 诗人,更是自然主义的杰出代表,他对桃花源式纯朴生活的憧憬 更勾起了现代人的回归自然的悠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 山”,“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写出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的 古朴思想,引起了多少现代人的感慨!如今在这科学技术高歌猛 进的年代,地球母亲受到了伤害,人类之心无以回皈,但我们确 信科学技术的生态化,工、农业生产的生态化,会创造出更加富 足、协调、美妙的田园诗景,人和自然界相互的全面依赖产生了 全面合作、一体化发展、协同进化的大趋势,会形成比纯自然主 义高几个层次的天人合一,人和自然的律动共鸣,重新奏出新田 园牧歌。人类对大自然不仅会在生理上回归,而且还带着宗教般 的信念完成生态文明意义上生态复归。 东方之路——生态文明观指导下的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文明观指导下的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 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改革,使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1987年以来,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长速度为8%,近几年来 稳定在9%左右,个别地区和城市甚至高达30%。然而,在中国 经济增长中必须考虑两个问题:一是能否保持已有的速度稳定增 长,二是增长过程中带来的环境和发展问题。 中国经济稳定高速增长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人口骤增,资源贫 乏,生态环境恶化,以及高投入、高能耗、低产出的产业运营方 式。这种“瓶颈”约束效应将从潜在影响成为明显影响,在若干 年内使中国国民经济增长面临困境。 出现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理顺增长和发展的关系以及经 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应以经济建设为中 心,但必须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在这个意义上解放生产力和 发展生产力,解放生产力就是要推行体制创新,尤其是生态环境 管理的体制创新,调顺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发展生产力就是要大 力推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新能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技术的 进步,调顺人类和自然的关系。体制创新和科学进步相互联系、 互助互动,在人类和自然界的关系中起着重要作用,把人类社会 的发展和自然的发展都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1.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科学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取 向,即是在中国的经济的增长、社会发展和进步中,以保护资源 与合理而有效地开发利用资源为核心的生态价值起着关键的作 用。科学技术创新的生态化、体制创新的生态化、生态环境资源 的资产化和价格化,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 土地是中国生态环境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土地紧缺 的情况下,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是当务之急,土地资源管理的改 革主要在两个方面。其二是体制的改革,中国的行政区划与流域 特征不统一,同一条河流属于若于个行政区管辖,上游排污,下 游受害,上游滥砍伐,水土流失,下游受洪水之灾。这种无协调 的管理,使本来就紧缺的水资源浪费,不仅使一些地区因缺乏灌 溉水源,造成直接减产,并且带来严重的流域污染,造成存栏数 下降,人类疾病增多,医疗费用增加等。据统计,因环境管理不 当造成的国民经济损失高达2,000亿元。另外,还出现旱季用水 纠纷,涝季排水纠纷,因此应该建立流域协调管理机构。其二是 管理方法的改革,就是完善用于土地资源的立法、行政和司法程 序,完善土地资源利用政策;进一步加强土地资源的科学保护, 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尤其应该重视各地工业开发区的土地资源 管理,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土地资源利用的生态补偿方法。 在高经济增长率的沿海城镇及工业开发区,引进外资的同时,也 相应地引进了一些高污染企业,其产值占独资企业总产值的 7(】%以上。中国又缺乏资源与资本转换替代性生态资产本底核 算,不仅没有土地资源利用的生态费用补偿,而且也没有考虑到 我国对合资或独资企业的实际的生态资产投入量,当然无法得到 国有生态资产人股的经济回报。因此随着外资投入增加,中国生 态资产的潜在外流量也越来越大。因此生态资产的保值、增殖是 一个新问题。用生态经济规律指导土地资源利用,既有利于减少 国有生态资产的潜在流失,也有利于消除生态赤字和及时进行生 态补偿,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除了土地以外,海洋是最重要的人类生存支持系统。随着中 国人口的增加,能够开垦的荒地都开垦了,而土地沙化严重,建 筑用地和生活用地的增加,使得开发海洋将是人类2l世纪的战 略选择。因此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至关重要。 中国享有主权和管辖权的内海、邻海、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 的面积广阔,大陆海岸线长18,ooo公里,岛屿海岸线长14,ooo公 里,沿海滩涂面积20,799平方公里。海底资源丰富,石油资源 451亿吨,天然气14,100亿立方米,生物资源达20000种以上。 最大持续鱼获量为470万吨,最佳渔业资源可捕量300万吨,是 一笔巨大的财富。但是中国海域生态环境趋于恶化,海洋生物资 源丰度锐减。陆源污染物和海上污染物的直接排放,以及有机污 染和富营养化也比较突出。因此,我们不仅要注重海洋开发,更 应该注重保护,以保持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态势。 中国必须依赖本国资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要针对东部和沿 海经济发达地区和中西部贫困地区的不同资源环境条件制定不同 的政策。要注重发展的均衡性,因为支持人类生存的生态系统分 为陆地和海洋两部分,在促进陆地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应该开 发海洋资源,及时制定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3.提高中国人口素质 中国人口众多且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潜在失业人口众多,直 到目前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失业保险机制。这不仅成了中国可持续 发展的制约因素,而且也成了中国现代化的沉重包袱。因此只有 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才能保证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目前的国民经济体系是小农经济体系和工业经济体系的 复合体。占人口80%以上的农民仍带有生殖崇拜期的文化特征, 而城市居民则带有人类中心崇拜期的文化特征。所以.我们的重 点是要在农村破除生殖崇拜,减少人口增量;在城市要破除人类 中心崇拜。在提高效率的同时,注意节俭,绝不能盲目追求工业 发达国家的生活方式,确立消除绝对贫困,以满足贫困人基本需 求和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 4.中国产业政策的选择 中国在现代化过程中,一度忽视人口多,资源缺的客观事 实,在生产力布局上又忽视了局部人口富集,西部生态环境脆弱 的特点,盲目布局,在全球工业化的大竞赛中,又将本来就弱的 国力用于“大三线”后防建设,50年代后的人口政策,使中国 的人口包袱越来越大,严格的计划经济和较弱国力的情况下又实 行福利政策,这样,使中国一次次地痛失工业化的机会。 改革20年来,尽管加快了工业化进程,但在传统产业上还 存在严重问题。中国的生产力构型主要是以蒸汽机和电力机为主 的大工厂和跨行业的垄断公司为骨干,辅以乡镇企业,大工厂污 染重,小企业资源消耗大,由于缺乏综合管理,与资源环境不协 调,一般处于高能耗、低效率的运营状态。工业代谢污染严重, 尤其是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工业代谢快、污染程度严重, 范围逐渐扩大,而且重污染行业沿原料腹地向内地转迁,贫穷地 区在提供资源的同时,分担污染风险。如不及时采取有力的控制 措施,这种对生态环境的负面效应,将会日益明显地抑制国民经 济增长。 中国现阶段是农业社会与工业社会并存,前者占很大比例, 且工业化程度较低,工业、农业发展不均衡,差距太大。针对这 一客观事实,中国现阶段的历史任务是大力推进新产业革命,加 大农业投资,在工业方面迎头赶上世界新技术革命和新产业革 命。 传统产业革命的重点在于把国内现有的技术升级,充分利用 现有设备,提高生产率,使用中国自己的发明,成本低,易掌 握。中国的中小企业占有较大的比重,要让中小型企业在竞争中 发展,实施一定的政策倾斜,就要大力发展舒马赫所提倡的“中 间技术”或称“适宜技术”,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否则过多的失 业会造成动乱。 新技术革命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动力。中国在新技术革命 中,应当认真选择,因为高科技很贵,经济上难以支撑,有一些 人去研究高科技就行了,重点在于对已被证明经济效益显著且对 中国现代化有重要意义的高科技项目引进,这样做可减少高科技 研究投资,将大部分资金用于中间科技的发展。中国目前面临的 是以信息革命农业革命为标志的新产业革命,要重点建设信息网 络和建设“信息高速公路”,这对于全面推动新产业革命,完成 信息范型转变和发展社会文明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发达的信息网 络才能有效地管理人口、资源与环境,走一条生态文明之路。 5.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 中国的工业化起步晚,已丧失了资源优势和环境优势,只有 在现有资源和环境容量的基础上发展。但资源环境已处于紧运营 状态,有些甚至接近承载极限,随时都有崩溃的可能。这是悬在 中国上空的“达魔斯利克”之剑,不可掉以轻心。绝不能走西方 工业国“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唯一的选择是把近期与长远发 展结合起来,以经济、社会、科学技术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 调发展为目标,在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前提下,实现资源和环境 的综合与持续利用,不断改善环境质量。 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重点在发展,发展是硬道理, 发展包括三个方面。自然的发展是基础,社会的发展是条件,人 的发展是核心,即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相统一,以保证人的 全面发展。申国的发展还应该考虑到世代间均衡的伦理问题。这 种世代间的责任感应该是一种新的政治原则,并用来指导经济增 长,在不损害后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当代发展和贫困地区的 根本需求,要使生态环境保持有满足当代人和将来人需求的能 力。中国现状是发展不足,工业化程度不高,相对贫穷,因此, 只有在维持当代人基本需求的情况下,才可能发展。具有中国特 色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是在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内,发展经济,提高 科学技术水平,扩展资源范围,满足中国众多的人口基本需求, 在适度提高生活水平的基础上对全球生态环境保护和世代问均衡 作出贡献。 把生态伦理与现实连接起来的“桥梁”是生态化的国民经济 体系,它以生态化技术为主的生产力构型为基础,对“自然一社 会一经济”复合系统能动地调节。具体说来是把生态环境保护与 资源的节约与高效率利用结合起来,努力减少对资源多次递阶使 用不充分所造成的工业代谢污染,增强资源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持 久性;建立以节地、节水为中心的现代集约持续农业生产体系; 以节能、节材为中心的节约型工业生产体系;以节省运输为中心 的节约型运输体系;以适度消费、勤俭节约为特征的生活服务体 系。 实现新的目标模式的手段就是在技术上实施农业生态工程和 工业生态工程,建立“自然一社会一经济”大系统的良性生态循 环;在生产关系方面进行体制改革,实行农业集约型合作制以适 应社会化大生产需要,进一步实行工业方面的股份制,确立产 权,防止因产权界定不明确所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和资源浪费。 只要我们走一条科学技术生态化、生产力生态化、国民经济 体系生态化、人的意识生态化的道路,确立全新的生态文明观, 中国不仅会成为一个生态大国,而且也会成为一个富足、文明、 更有政治影响力的大国。 二、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贡献 中国对于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压力应 该持有的态度以及如何选择发展道路,不仅对中国而且对世界和 平与发展都将会起重要作用并产生深远的影响。 首先,中国可持续发展文明模式的探索成功,将会对发展中 国家的现代化起到示范作用。 人口以及与其相关的土地和粮食问题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 的最大障碍。正待起飞的亚洲、美洲其他发展中国家也遇到了同 样的难题。然而,这一难题在西方国家工业进程中没有遇到。亚 洲“四小龙”也没有遇到。因此,如何解决工业的持续发展与农 业的有限发展之间矛盾,构建一个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之间良性 循环的生态经济模式,将是中国走向21世纪必须解决现实问题。 中国的成功,不仅会将中国推向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而且也会 为亚洲和世界其他发展中的大国起到对比强烈的示范作用。 其次,中国可持续发展文明模式的成功将会促使人类文明向 生态文明、均衡、协调、健康的方向发展。 发端于西方的工业文明,虽然在推动人类的科学技术进步和 物质文明发展方面,在打破封建割据、推进世界政治、经济、文 化向着一体化、多元化发展方面表现了巨大的历史进步性,但是 工业文明模式并不是人类文明进化的终极模式。工业文明虽然在 西方世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在西方以外世界的推进中却是失 败的,正是为了掠夺资源和垄断市场,才导致了南方与北方发展 的严重失衡。一端是文明发展明显滞后,仍有8亿人食不裹腹的 不发达世界,另一端却是享受主义盛行的发达世界。正是这种全 球发展的不均衡才是导致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人口膨胀的最深 层原因。 全球经济、文化、技术的不均衡发展是造成全球生态资源浪 费、环境污染和人口膨胀的深层次原因,也是阻碍全球性文明可 持续性发展的根源。我们应当清楚地认识到在“部分人类中心主 义”世界观下出现的人类与自然对立、人类与自然关系失衡的背 后.还存在着人类文明结构的失衡。建立全球性的经济、文化与 技术的均衡、协调的发展模式,是人类文明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必 由之路。要建立全球文明均衡、协调发展模式,就必须创造一个 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发展的国际共生新秩序,使所有发展中国家都 能平等分享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打破在传统的不平等竞争的 国际秩序中形成的强权垄断。 如果说西方是在人类与自然的对立、民族与人类的对立、现 在与未来的对立中,完成工业的现代化,那么时代和历史决定了 中国必须在寻求既有利于本民族、也有利于全人类,既有利于现 在、也有利于未来,既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也有利于人 类文明进步的新文明模式建构中完成中国的现代化。这个在人类 与自然、民族与人类、现代与未来的统一中所要建构的文明模 式.就是当今中国正在探求的可持续发展新模式。所以,中国可 持续发展文明模式的建构成功,将为在“部分人类巾心t义”IIf 界观的支配下和在西方中心论的强权政治垄断下已失衡的文明世 界树立新榜样。这种代表人类未来的,不同于西方的新文明模 式,对人类文明向着生态文明、均衡有序化、持续健康的发展将 起到重要作用。 再次,中国可持续发展需要持续性的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外部 环境,世界和平与发展也离不开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近300年来,已走向了世界的西方列强,为封闭、保守的东 方世界强行注入一种新文明力量的同时,也为这个东方世界注入 了一种征服自然的野蛮力。纵观世界的近代史,可以说,被西方 中心模式所支配下的世界是一个文明与野蛮、血腥与辉煌、发达 与贫困两极对立的失衡世界。到了21世纪中,占世界人口1/5 的中国强大之后,将会回赠给世界什么呢?难道强盛的中国会像 当年的西方殖民者一样将野蛮回赠给世界吗?这正是西方一些带 有强权意志的人,以西方行为和思维方式进行思考所得出的荒谬 结论。面对蓬勃发展的中国,炮制了一种所谓的“中国发展威胁 论”。 一个民族对待世界和平的态度,并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强大就 一定会对世界和平产生威胁,而应该同该民族走向强盛的历史过 程相联系。纵观近代人类史,可以发现西方民族走向强盛的过 程,是一个技术上不断创新和殖民地不断扩张、文明发展和野蛮 征服相混合的过程。80年代以来,冷战时代的结束、和平与发 展新时代的到来,并不是世界霸权主义者出于和平的愿望回赠给 人类的礼物,而是两极对立达到极点而回归的结果,是在现代工 业化所创造的核武器足以灭绝人类的情况下,才出现了由冷战时 代向和平与发展新时代的转变。将近、现代西方昌盛的历史与中 国曾经昌盛的一段历史相比,我们更能深刻地理解中国与西方在 对待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上所持态度的根本区别。早在1.500年 前,走向鼎盛的唐代中国,不仅没有像古罗马帝国那样穷兵黩武 地去征服其他民族,反而推行对外怀柔政策而出现了中国历史上 各民族大融合的盛世。1,000年之后,仍保持着古代文明强盛的 明朝,在郑和的七次下西洋中,令后人不解和遗憾的是虽然没有 像同一时期的哥伦布那样,发现一个新大陆、开辟一个新时代, 然而郑和七下西洋的和平外交,以求“四夷顺则中国宁”和“同 享太平之福”(《明成祖实录》卷10上)的目的看来,求天下万 世太平、修邻邦永世之好的旷世胸怀和仁慈之德,却使15世纪 后野蛮的西方殖民者相形见绌。 中华民族之所以是一个历史悠久、爱好和平、求天下太平的 民族,是因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中华民族的文明史本身就是一 部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容统一的发展史。正是长期的稳定统一, 太平盛世,养育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和文化,才使中华民族尤其拥 有珍爱和平与统一的传统美德。 和平与发展的新时代是当代中国走向未来的历史前提。人 口、资源与环境的瓶颈约束决定了中国既不可能像当初西方殖民 者那样在征服、掠夺世界中走向鼎盛,也不可能像古老中国那样 在自我封闭系统中“实现超越”。和平与发展的新时代也同样决 定了中国的强盛之路,只能是在中国与世界和平共处的五项基本 原则下互利互惠、共同发展。中国的可持续性发展需要一个和平 与发展的良好国际环境,一贯崇尚和平的文明中国所实施的可持 续发展战略绝不会把一个污染的地球带人共产主义。
研究院简介  |  专家团队  |  通知公告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北京生态文明工程研究院  欢迎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和建立链接 京ICP备090277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40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