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经济全球化下的资源概念
第二章 经济全球化下的资源概念
第一节 资本、财富与资源
一、资本的内涵及其拓展
一提到“资本”,人们往往把它与机器、
设备以及其他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联系起
来,甚至认为这是资本的惟一存在形态,并且
把它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专利”。随着人类
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对资本内涵的
认识不断深化,其范围也不断拓展。
(一)关于资本
长期以来,传统经济学理论只是从纯经济
学方面来界定资本范畴,只是从社会经济系统
内部的物质资料生产与再生产的经济现象和过
程来研究人类社会经济运行的规律性,把社会
经济系统看成一个孤立于自然生态系统的封闭
体系。这样自然也就认为,经济发展过程只受
社会经济系统本身所固有的规律支配,而不受
与之紧密联系的自然生态系统固有规律性的制
约。这种经济发展观是狭义的,不完全的.认
为资本有两种存在形态,其一是物质资本形态,即主要体现在物
质资料上的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其二是人力资本形态,即
凝结在人体中的能使价值迅速增值的知识、体力和技能的总和。
这种基于传统的理论逻辑来认识资本,因而也就存在一定的片面
性。
现代经济学最本质的特征,就是把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
系统融合在一起,在自然──经济──社会这样一个复合系统中
来研究经济现象。这样,作为人类公共财富的自然生态自然也就
纳入了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范围,从而把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作为
有机整体来研究现代经济的运行规律。对资本的认识范围也有厂
拓展,自然资源在经济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为人们所认让识,
把它作为一种稀缺资本即生态资本。这样作为自然系统价值体现
的生态资本不再游离于社会总资本理论。现代经济发展必须与自
然生态发展状况相协调,已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国内
外一些学者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生态资本是现代经济可持续发展
的最基本的制约因素及其基础性决定作用。因而,完整的资本概
念是一个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生态资本三方面的统一,三者构
成了可持续发展资本理论模式。
可以说,资本内涵的拓展是现代经济学理论发展史上的一次
质的飞跃。
社会总资本包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生态资本。
(1)物质资本。从实物形态来看,物质资本的形成大致可分
为三个方面。对机器设备、库存及工厂的经营投资,居民住房建
筑投资,对道路、机场和城市与农村的其他基础设备的公共投资
等。物质资本的特点是:物质资本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磨损、自
然腐蚀或损坏等原因,其效率和收益是递减的
(2)人力资本。所谓人力资本,说到底就是指通过对人力的
投资而形成的以人的高智能和高技能为基本存在形态的资本。主
要表现在:一是人力资本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以劳动者的数目和质量表示的资本;二是人力资源的质量表现为劳动者的知识、
钾力、技能、经验、健康、组织、管理水平及综合各种生产要
素、创新技术的能力等;三是人力资本是人力投资的产物。对人
力的投资主要包括用于教育、保健、劳动力再培训与国内外流动
等方面的投资。
与物质资本相比,人力资本有二个显著的特点:人力资本由
于体现在人本身,它的积累越多,效率和收益越高,是递增的。
人力资本理论把人力资源视为一切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看做现
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主要源泉和决定性的因素,成为一国乃至世
界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人力资本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推动经济持
续、快速、健康增长:其一,通过其自我递增效益直接推动;其
,通过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其三,通过运用和改善物
质资本的效能;其四,人力资本的积累是技术进步的首要体现者
和第一推动力;其五,通过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诺贝尔经济学
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增长
的主要动力和决定性因素;对人的投资不仅能使人力资本自身形
成递增的收益,而且使劳动和资本等要素的投人也能产生递增的
收益,因而能使整个经济产生递增的规模收益;各个国家的人力
资本水平与其国民经济增长率是正相关的,战后西欧和日本得到
迅速发展的事实业已证明了人力资本的巨大作用。人力资本理论
埘于世界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的启示性意义。
(3)生态资本。生态资本是存在于自然界可用于人类经济社
会活动的自然资产。目前,人类对自然干预的范围和程度以及其
生态后果,已经从区域扩大到全球、从地球延伸到宇宙,处处都
体现了人类的“功勋”。因而,纯自然的自然是很难找到的,普
遍情况是“人格化的自然”。从这个意义上讲,生态资本实质上
是人造自然资产。生态资本的涵盖面非常广阔,主要由四个方面
组成:自然资源总量、生态潜力、生态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社
会经济越发展,人类文明进化程度越高,人类对生态环境质量的
要求就越高,生态系统的整体有用性也就越重要,因而生态资本
存量的增加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就日益重要。生态资本
的可持续利用与经济的持续增长直接相关,但本质上是如何在每
代人之间公平地分配自然资产。
总之,资本概念的内涵从横向加以拓展、从纵向加以深化,
表明了资本这个经济学中的最基本的概念也是一个动态概念,随
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而不断深化和发展。因
而,社会总资本就是上述三种资本的总和。其中,强调生态资本
存量保持非减或有所增殖才构成可持续发展的充分条件。因此,
要从根本上解决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生态之间的协调发
展,保持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必须确立在三种资本相
互转化与增殖的基础上保持社会总资本存量增加的观点。可持续
发展战略的核心问题就是使社会总资本持衡或增加的条件下,保
持生态资本的非减性,力争达到三类资本相互增殖,从而确保经
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生态资
本共同增殖是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
二、财富的内涵及其拓展
(一)关于财富
财富和资本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财富问题也是经济学研究
的根本问题。经济学中,财富是指一个社会或一个国家在一定时
期所拥有的经过劳动创造和积累起来的物质产品,以及以物质产
品形式存在的精神产品。从更广泛的含义来说,还包括不以物质
形式存在的精神产品和生产经验,亦称社会财富或国民财富。一
切财富,归根到底是劳动人民创造的。人们要创造财富,就必须
进行劳动,劳动是创造财富的重要源泉。但劳动绝不是财富的惟
一源泉,同时还必须有财富的自然源泉即自然界。因此,劳动和
自然界一起才是一协财富的源泉。对财富的认识也有一个不断深
化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财富概念也具有时空动态变化的
特性。
(二)财富的表现形式
从财富的来源看,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物质财富具有不同
的形式:在奴隶社会,物质财富表现为土地和奴隶;在封建社
会,物质财富表现为土地和土地上的产品;在资本主义社会,物
质财富表现为商品;在社会主义社会,物质财富既表现为国民经
济各生产部门的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商品储备和参加生产过程
的自然资源,也表现为非生产部门的建筑物和设备、居民的个人
财产等。
价值与财富观是人类的重要世界观之一,也是人类的重要行
为准则之一。在人类发展过程中,价值和财富观也在不断地演
奁,可持续发展经济的价值观和财富观是根本不同的。根据刘思
华先生的研究,价值观和财富观大致经过了以下几个阶段的变
迁:重商主义者认为,货币是财富的惟一代表,因而也就决定了
其财富增长基本观点。重农主义者则认为,货币只不过是交换的
媒介介而已,财富的生产只能来自生产领域,强调经济增长的惟一
源泉是农业,所谓的社会财富就是从土地中生产出来的农产品;
杰出的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他的名著<国富论>一书中指
出:“国民财富就是本国劳动的直接产物,或是用这类产物从外
国购进来的物品。”工业文明时代,把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作为经
济发展和国民财富增长的惟一尺度。由此可以看出,他们的财富
观都是单纯的物质财富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和在全世界范
围内的实施,要求人类必须实现价值观和财富观根本性转变,树
立崭新的、包含时空概念上新内涵的价值观和财富观,即可持续
发展经济的价值观和财富观,这在本质上是一种生态文明的价值
观和财富观。它要求对人类的一切经济活动都要以其对实现生态
与经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来衡量其财富和判断其价
值。它是建立在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基础
上的,改变了以往单纯的物质财富观,将财富概念的范围拓展
了,内涵深化了,不仅包括物质财富,还包括精神财富和生态财
富。
三、资源的内涵及其拓展
(一)关于资源
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广义的资源概念是
一个多元复合概念,一切有利用价值在一定科学技术条件下可以
转化为社会财富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都可以称之为资源。
资源就其客观存在而言,仅仅是一种潜在的优势,能否转化
为财富,取决于与其他资源的结合,实现由潜在生产力向现实生
产力的转变,体现出其使用价值和价值。因而,人类在认识、开
发和利用资源的过程中,必须寻求和实现不同资源的结合点,才
能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出更多的财富,并保持长期的资源优
势,达到永续利用,这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开辟了认识、
利用资源的新视野、新领域和新途径,使其向新的广度和深度拓
展。资源概念具有动态性特点,表现为纵向动态性和横向动态性
两方面。从全球一体化发展的趋势来看,资源概念的范围已扩展
到全球水平上,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使资源全球共享成为可能,
并且越来越快。这就要求对资源的认识和理解不能停留在表面、
静止的水平上,在观念上要有一个突破,以新的整体观点、新的
时空观点,站在全球的高度来认识。
(二)资源的分类及其基本属性
根据资源的特点和属性,可以将其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
两大类。
1.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能够生产经济价
值即转化为、财富,以提高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
件。它包括以下四个部分:自然物质、自然条件、生态环境资源
和人工环境资源。自然资源的种类多种多样,不同的自然资源具
有不同的特性、储量、稳定性、再生性,其结构和功能也不同。
自然资源的分类标准很多,按其本身能否再生或恢复的特性,可
分为再生资源和非再生资源两大类。尽管不同的资源具有不同的
属性,但从总体上来看,自然资源有其共同的特性,是由自然资
源系统自身的生态结构所体现出来的。
(1)整体性。自然资源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其组成
部分(如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等)之间既相
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地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具有连动性。其中任
何资源的变动都会引起其他资源的连锁反应以至整体结构的变
化;这是进行生态系统管理的理论基础。
(2)区域性。自然资源的分布和组合有严格的区域性。不同
区域中的自然资源,其结构、数量、质量、特性等都有很大差
异,表现出不同的区域特色,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该区域的经
济结构。这是一个地区发展经济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之一,也是
调整产业结构的基本出发点和理论基础。
(3)两重性。自然资源既是人类社会生产活动的物质基础.
义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没有自然资源的供给,人类的生
产活动就缺少劳动对象,也就无从转化为财富;同样,如果自然
资源在生产活动中受到破坏,也就等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受
到了_破坏。这表明了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管理必须同步
进行。
(4)数量的有限性与潜力的无限性。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所有
资源相对于人类的无限需求来说,其数量都是有限的,构成了自
然资源的有限性与社会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同时,由于科学技
术的发展,人类会不断地发现新的资源,以替代目前稀缺的资
豫,而且也能不断地对自然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寻求自然资源的
新用途,开辟其开发利用的新领域,替代本领域内的短缺资源.
表现出自然资源潜力的无限性。资源概念既包含它的自然性、又
包含它的技术性和历史性的内涵。也就是说,科学技术的发展不
但可以扩大可利用资源的范围,而且可以不断揭示出资源新的满
足需要的可能性。
2.社会资源。
社会资源包括人类创造的全部精神财富。具体可分为人力资源、
科技资源、经济资源、文化资源等。它们具有共同的特点和特性。
(1)社会性。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以及所进行的一切活动都
是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得以实现的。人们用以创造社会财富的一
切社会资源也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积累起来的,即一切社会资
源都是社会活动的产物,都带有社会的烙印。这种烙印表明,在
人类发展历史的不同阶段,社会资源的种类、数量和质量都不
同,而且在不同的社会氛围、民族氛围和文化氛围下,社会资源
的种类、数量和质量也不同。也就是说,不同的氛围所造就的民
族性、国度性和时代性等等都是社会性的具体体现。社会资源具
有社会性还突出地表现在,它没有地域、种族和性别的歧视,由
此转化为财富不受这些因素的限制o
(2)动态性。社会资源的动态性特点突出地表现在纵向发展
和横向转移两个方面。从纵向发展来看,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
化,科学技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独立到综合不断
发展,而且这种趋势正日益加快,周期愈来愈短。科学研究的新
进展、科技成果的快速推广应用和管理方法的不断改进,使社会
生产力发生了质的飞跃,加速了各种社会资源的更新速度,缩短
了其更新周期。同时,人类素质得到了极大提高,人类文明也从
原始的文明不断向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等高级阶段演化,继而向
更高级的生态文明阶段发展。从横向转移来看,社会资源不像自
然资源那样被地域条件禁锢而缺乏灵活移动性,是不受地缘、区
域和国家的限制,是可以流动的资源要素。从发展的角度看,更
新就是转移,传播也是转移,商业贸易,学术交流、资料交换、
信息共享等都是转移性的具体体现。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更加速
了社会资源横向转移范围的扩大和周期的缩短,加速了资源全球
共享的进程。
(3)相关性。在社会生态经济系统中,作为其组成成分的每
一种社会资源都不是孤立的,不能单独起作用,必须和其他资源
一起共同作用而转化为社会财富。综观世界发达国家,它们有共
同的特点:教育水平和劳动力的素质高,科学技术先进,经济实
力强,而且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快、范围广。最关键的
一点是这些国家始终把智力资源放在第一位,使其存量愈来愈
多,与其他社会资源一起作用,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从自然资
源来讲,日本是一个资源小国,但二战之后,其经济快速增长.
综合国力快速增强,根本原因就在于依赖智力资源。而发展中国
家则普遍存在着明显的人力资源、科学技术资源等方面的不足和
劣势,制约和困惑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
(三)资源的再认识
资源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显而易见的,因而,资源问题向来就
是社会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一个首要问题。但传统经济学长期以
来对资源就缺乏全面的、正确的理解,常以自然资源作为讨论的
资源形态。现代经济学所研究的资源范围已扩大到包括生态环
境、物质资本以及人力资本等更为广泛的范围。
在全球范围内频繁出现的生态危机,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科学
界、政治界的广泛关注。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世
界环境与发展”大会,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并制定
7,<全球21世纪议程>。此后,各国也相继制定了自己的<议
程>。其中提出的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公平性原则,特别强调自然
资源在代际间的分配,既满足当代发展的需要,又不对后代的发
展构成威胁,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这已在全球范围内达成共
识。这一共识的形成是由于自然资源有限性这一事实,迫使人类
重新思考以往对自然资源概念的认识与处置方式,以及人类在自
然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重新定位。
实现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是对自然资源的正确认识。自然资
源系统有其自身的结构和功能,在其固有的生态规律作用下进行
演替。但目前情况下,不受人为干扰的自然系统几乎已不复存
在。自然资源处处都留下人类干预的烙印。从认识的主体来看,
作为自然属性的人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是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消
费者,因此人只有服从生态系统的固有生态规律,才能生存与发
展。也才能与自然融为一体,协调进化。从认识的客体来看,自
然资源是生态系统中生命支持系统的基础,一旦这个基础被破
坏,人类就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保障。而且自然资源的形成和积
累,要遵循一系列复杂的规律,通过一定的系统组织功能,按特
定的速度进行,如果人类的开发利用程度越过自然资源系统的阈
值.系统的自组织功能无法抵抗系统的熵增,破坏r生态系统的
平衡,导致无序与混沌,丧失生命支持能力,最终还是导致人类
自身的毁灭。作为社会属性的入,则要不断地把生态系统的f1然
资源转化为社会的物质财富,来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以此
使自然资源得以增殖,从这个意义上讲,自然资源是社会物质财
富的来源,体现了其经济价值。另一方面,自然资源又是人类在
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废物的接受器,对其进行消化、
吸收、降解,以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给人类提供生态效用,以
此体现出自然资源的环境价值和功能性生态价值。在现代科技不
断提高的情况下,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的广度和深度可以不断
扩大,尽管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可负担的阈限可以在一定程度E扩
大,也就是说,生态系统的阈值或阕限也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但
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自然资源的有限性特征。因此,人类对自然资
源的利用必须维持在现有科学技术水平下生态系统的阈值之内,
否则,生态系统就会瓦解和崩溃,给人类以难以预料的惩罚。叶
平在<生态权利观和生态利益观探讨>一文中指出,自然界的生
态权力是一种自然反射力量,是一种在整体水平上的生态平衡的
调节机制,建立在局部生态子系统之上。一旦局部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被破坏,经过食物链的快循环传递和地球化学的慢循环传
递,就会使局部生态破坏的效应放大,使涨落超过自然阈限,此
时局部系统的内在调节机制失灵,便触发更高层次的系统调节机
制发挥作用。这种在整体水平上的生态调节机制往往表现出对破
坏生态环境的行为的制约、选择甚至是强制。也就是说“自然界
最了解自然”。
要合理利用资源,就要全面认识和理解自然资源的生态或生
命、经济、环境等方面的价值和功能。自然资源这三方面的价值
和功能是紧密联系的,它们相互依存、互为前提。同时自然资源
系统是一个连动系统,各种自然资源之间也存在着复杂的依存和
制约关系。因此,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不仅包括作为生产资
料这一经济价值的可持续利用,而且包括生存价值(生命支持能
力)、环境(包括净化、保护与功能性生态价值)价值的可持续
利用。这是当代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完整含义(刘恩华)。
至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是自
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资源观包含了自然界的全
部价值,只有通过把人类经济活动与发展行为在自然界中进行理
性定位,全面认识自然资源的多种价值与功能,把握错综复杂的
自然规律,协调人与自然、生态与经济的关系,加上科学的管理
技术和卓有成效的政策保障体系,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天人
合一”,使人类社会得以持续发展。
由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同一种资源有不同的利用主体;同
样,同一个利用主体可以利用不同的资源。由于资源的稀缺性特
征,不同主体竞相拥有,这就产生了不同主体间的竞争。据此,
我们把各种资源统称为“竞分资源”,资源利用的主体统称为
“竞分者”,竞分者关心的是经济效益问题。这是一个“真”与
“假”命题,不同的l竞分者会采取不同的手段、措施来获得,而
这往往造成社会的不公正性,构成一个“善”与“恶”的问题。
解决社会的不公正性的过程就是一个追求“美”的过程。为此,
在竟分资源和竞分者之间必须有一个约束,来规范竞分者的行
为,我们称之为“竞分规范”。在竞分规范的约束下,竞分者与
竞分资源之间协调发展的过程就是追求真善美的有机统一的过
程。需要注意的是,竞分资源和竞分规范概念都具有动态性。
一、资源与财富的转化途径
(一)资源财富化的历史演变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是资源财富化的历史。从资源财富化的
历史演变过程来看,农业文明的辉煌就发生在中国。从公元前3
世纪起,中国以农业为中心的科学技术逐步取得了世界领先地
位,进入了农业经济发达的封建社会,可以说,中国就是世界农
业文明的中心。中国传统农业中南方稻田多熟制,北方轮作复
种、问作套种制度,水旱轮作田的耕作体系等精耕细作制度,其
实质是一个综合利用自然资源的农业生态体系。中国农业文明持
续千年的繁荣与辉煌,原因就在于有当时先进的科学技术做坚实
的后盾。正如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所说的:“在
3~13世纪,中国保持一个让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
在人类进人工业文明社会的200多年时间内,生产了农业文明社
会不可比拟的物质财富,而且这种生产发展,具有加速度的性
质。工业文明带来的财富增长,加快了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进程,
促进了国际分工的扩大和深化,使国际分工越出了国界,极大地
影响了世界资源的分配和利用,世界经济越来越趋于外向化、全
球化。从资源开发利用、资源与财富转化的趋向看,世界产业结
构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从资源开发利甩范、围和程度看,近半个世
纪以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已有所好转。
(二)资源与财富的转化途径
资源的财富化得以实现的前提是以科学技术为标志的生产力
水平的发展与提高,其模式为:资源——科学技术——财富。即
以辩学技术为中介,实现由各种自然资源相互作用而体现出来的
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的有机结合。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
破、重大进步,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规模和程度、自然力转化为
现实生产力的力度和广度都得到迅速扩大和提高,推动物质财富
的迅速增长。
1.改造性的转化利用。
传统农业文明的发展,是改造性的转化利用方式,传统农业
生产力的资源利用方式,包含了许多资源与财富转化利用的科学
性。我国有机农业就是传统农业的精华,其地力常新,经数千年
一小衰,是世界农业的一个奇迹。刘光辉等将传统农业生产力的
主要特征概括为以下5点:①合理用地,积极养地,用养结合,
“地力常新”;②因时、因地、因物制宜,增施有机肥;③宜农则
衣,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农牧结合,多种经营;④充分利用各
种资源,采用多种种植制度,“桑基渔塘”种养结合,扩大物质
能量转化的范围和效率;⑤精耕细作,选育优良品种,综合防治
病虫害,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由上可以看出,我国传统农业生
产在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对自然资源注重保护和管理:在
广大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注重了科学技术的应用。传统的业生
产开始从依附自然走向积极地干预自然,有目的地利用资源生产
人类所需要的物质财富。但由于受到科学技术的限制,在一定程
度上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还不能从根本上摆脱对自然资源的依
靠。同时,对自然资源也没有较大的影响和破坏。从更深层意义
上讲,传统农业的改造性利用方式所体现出的在利用自然资源中
适应自然的思想,至今仍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2.掠夺性的转化作用。
科学技术的不断突破,进一步提高了人类开发利用自然的能
,I.加大了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其利用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
柚
改变,走向了掠夺性的利用方式。与传统农业改造性利用方式相
比,现代掠夺性利用自然资源的方式具有明显的经济主导型特
征,其影响的范围、程度遍及全球。这种利用方式,是完全的人
类中心主义,将人类凌驾于自然之上,成为大自然的独裁者。它
忽视了资源在生态经济系统中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一
个有机整体的整体性,其结果造成资源质量的严重下降,使整个
自然资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失调,系统产生了质的变化。另一方
面,现代生产过程产生的废弃物排放到自然系统,污染和破坏了
水资源、土壤资源等,使其失去了使用价值,也就相当于在原来
开发利用量的基础上再加上一个增量。现代科技推动了生产力的
迅速发展,人类完全摆脱了对自然的依附,对自然的改造性、适
应性演化为对大自然的掠夺式的征服。突出地表现在:①人类埘
自然资源的利用领域,从土地、自然界延伸到整个生物圈,继mi
延伸到宇宙空间;同时也把污染扩大到了宇宙空间;②从横向来
看,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已跨越了国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利用
其强大的经济实力,一方面向发展中国家掠夺资源,另一方面又
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污染,使资源全球共享缺乏公正性;③极大地
加速了自然资源在生产过程中的消耗速度;④掠夺式的资源利用
方式,使人类在获得物质极大满足的同时,也把人类自己推向了
危机的边缘,迫使人类共同努力寻求解决资源与财富、环境与发
展相互协调的新途径,寻求有效的资源利用与转化方式。
3.协调性的转化利用。
以信息科学技术、生命科学技术、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科学
技术、有益于环境的高新技术、新材料科学技术、空间科学技
术、海洋科学技术以及软科学技术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正在兴
起,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来到。在知识经济中对资源利用的时候,
必须充分利用新的科学技术知识来考虑利用层次的问题、各类资
源的相互关系问题;在对不同种类的资源进行不同层次的利用的
时候,又必须考虑地区配置和综合利用问题。科学技术的新突
使社会的价值体系僵化,使人类文明文化边缘创造价值的潜能被
忽视,使社会发展模式畸变、失调。
3.生态文明的价值观和财富观。
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根本转
变,生态文明的价值观和财富观的确立也是人类价值观和财富观
的根本转变。生态文明是一种超越工业文明、具有建设性的人类
生存和发展意识,它跨越自然地理区域、社会文化模式,要求从
现代科学技术的整体性出发,以人类与生物圈的共存为价值取向
发展生产力,从人类自我中心转向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相互作用为
中心,建立生态化的生产关系和经济体制,从而保证人类的时代
延续和“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生态
文明要求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使经济发展与生态发展构成
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从而使人与自然重新成为有机统一体,达
到生态与经济、人与自然在新的更高层次的和谐统一与协调发
展。所以,对人类的一切经济活动都要以其对实现生态与经济、
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来衡量其财富和判断其价值,并作
出相应的取舍。这就是生态与经济、人与自然内在统一的生态文
明的价值观和财富观,其本质是把人及其基本需要的满足作为现
代经济发展的基本核心。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时代所不能解决的
问题,在生态文明时代,通过价值观和财富观的拓展。把人类自
己在社会生态经济复杂巨系统中进行了理性定位。以可持续性、
公平性、效率性、市场性和循环性作为其价值观的基本尺度,从
而使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革。
综合以上所述,不同文明时代有不同的价值观和财富观,由
此决定了竞分者对竞分资源开发利用的行为规范。驱动机制不
同,资源配置和开发利用的方式也不同。所以,我们可以得出这
样的结论:竞分资源配置的驱动力根源于竞分者的价值观和财富
观,配置机制由竞分规范来约束。
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现代经济学已将资源的概念拓
展到自然、生态、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
题就是资源的永续利用。人类社会已进入了以高新技术为代表的
知识经济时代,人类对资源的认识应该有创新性的变化,可持续
发展应该从依赖于稀缺自然资源的工业经济中摆脱出来,逐步走
向依赖于智力资源的知识经济。这是可持续发展中所要解决的根
本问题,也是知识经济中最重要的问题。
一、关于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
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WCED,1987)。为了便于理
解,我们简单回顾一下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的过程。
(一)可持续发展的提出
传统发展观以物质财富的增长为核心,以经济增长为惟一目
标,并认为经济增长必然带来社会财富的增加和人类文明福利,
因此。追求经济的无限增长和物质财富的无限增加是至高无上
的。这是一种单纯的经济增长观,其理论前提是资源的无限性假
设,实质上是工业文明价值观和工业文明实现观。完全忽视了现
代经济社会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是保证自然生态
财富(即生态资本存量)的非减性,完全否定了自然环境的承载
力即生态环境支撑能力的有限性,完全违背了经济的增长和物质
财富的增加赖以实现的基础,即生态环境系统所固有的生态规
律。打破了其良性循环,’带来了一系列生态危机。进入80年代
中期以来,这些生态危机打破了区域和国家的疆界演变为全球性
的问题:暂时性的问题相互贯通、相互影响演变为长远的问题;
潜在的问题进一步恶化蔓延成为公开性的问题。反过来又影响了
经济的增长而和财富的增加。全球环境问题的产生,生态危机的
出现,正是人类利益冲突在自然领域的反映。于是,促使人类开
始反思和总结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不可克服的矛盾,努力寻求新的
发展模式。
1992年6月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大
会,183个国家的代表团出席了会议,100多个国家的元首或政
府首脑到会讲话。可持续发展概念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普遍接受并
达成了共识,制定了代表最高级别的政治承诺的《全球21世纪
议程》,作为全球共同发展的战略。这次会议是人类认识观念更
新和转变的一个里程碑,人类对环境与发展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
阶段:即环境与发展密不可分,两者相辅相成;发展模式必须由
资源消耗型转化为资源节约型,即依靠科技进步,节约资源与能
源、减少废物排放,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建立经济、社
会、资源和环境的协调。
(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特别从环境和自然资源角度提出的关于人
类长期发展的战略和模式,而且特别指出环境和自然资源的长期
承载能力对发展进程的重要性以及发展对生活质量的重要性。可
持续发展在代际和代内方面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它不仅涉及当代
的或一国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协调,还涉及到同后代的
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矛盾的冲突。
可持续发展也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和自然环
境的综合概念。可持续发展一是以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
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二是以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三是以谋求
社会的全面进步为目标。由此可见,可持续发展是经济问题、社
会问题和生态问题三者相互影响的综合体。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在于正确辨识“人与自然”和“人与
人”之间的关系,要求人类以最高的智力水准与泛爱的责任感,
去规范自己的行为,去创造和谐的世界。人与自然的互为调适。
协同进化;人与人的和衷共济、平等发展;利己利他的平衡,代
与代之间的协调;自助互助的共信,自律互律的制约;……凡此
等等,构建了可持续发展的哲学框架,还原了中外先哲的理想范
式。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在于深刻揭示“自然——社会——经
济”复杂系统的运行机制。在这个复杂的巨系统中,生态规律应
被充分地体现,人文规律也应被体现,生态与人文之间交叉而形
成的复合规律更应被充分地体现。其目的在于使上述系统的结构
不断优化,功能不断完善。张平宇从空间结构理论出发,提出了
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结构的基本内容:社会空间——调控器、人居
空间——主体与载体、资源空间——物质基础、环境空间——预
警器、经济空间——发展动力、科技空间——加速器。我们不仅
要研究各个空间的自身特性,而且要研究各个空间相互作用的机
理,探求相互作用所表现的空间形式和其间相互耦合的内在机
制。
(三)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可持续发展有以下几个主要原则。
1.公平性原则。
所谓的公平是指机会选择的平等性。这里的公平性原则包括
时空两维含义。从时间维来讲,就是资源在代际间配置的公平,
即世代之间的公平性。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资源是有限
的,本代人不能为了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采取掠夺性的资源利
用方式将资源财富化,而不考虑后代人发展的需要,要给后代人
以公平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从空间维来看,又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一个国家内同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性;二是国家与国家之间
的横向公平性。在一个资源有限的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对资
源的挥霍性浪费,限制了另一些国家和地区公平地享有资源的可
能性,特别是发达国家对各种资源的高消费,已经远远高出不发
达国家人均水平的许多倍。发达国家的人口仅占全球人口的
30%,但却消耗70%以上的地球资源,发达国家有形无形地把
发展中国家的自然资源转移耗用,而且把污染又转嫁到发展中国
家,其结果是发展中国家越来越丧失经济发展的基础,一直处于
“贫困一环境陷阱”之中。这是极大的不公平。因此,可持续发
展的公平性原则要求资源配置在对待国家、地域、种族、性别等
问题上一律平等,给予公平的资源占有权和公平的发展权。可持
续发展把资源配置从动态的角度给以延伸,从而使资源公平合理
配置的内涵拓宽到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的两个层面,实现人类的
分配资源和占有财富上的时空公平的有机统一。
从传统的伦理学上讲,在对资源与环境的需求上,未来各代
人与当代人有同样的权利。因此,可持续发展要求当代人在考虑
自己需求与消费的同时,也要对未来各代人的需求和消费负起历
史的与道义的责任。但生态伦理学用一种崭新的视角审视时代,
适应时代的要求,突破传统道德的边界,提出新的伦理框架。它
提倡尊重生命和保护生命,赋予所有生命生存权利。因此,公平
性原则还应加上一点,就是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公平。生态伦理学
把人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从人与人的社会关系领域扩展到了人
与自然生态关系领域。可持续发展克服了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伦
理观念的局限性,其合理性主要体现在确立一定的伦理规范,去
调节人类的经济行为。
2.可持续性原则。
从本质上来讲,可持续发展主要是围绕人类对资源的可持续
利用展开的。因为,人类作为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
分,其生存和发展是以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的
保持为首要条件。因此生态系统中自然资源的状况,也就制约着
人类经济发展的水平及其状况。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根据可持续
性的条件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在生态可能的范围内确定自己的
消耗标准。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核心是: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
展只能在相应时期科学技术条件下资源与生态环境的阈值范围之
内,而不能超越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
3.共同性原则。
世界各国的社会制度不同,历史、文化和发展水平也不同,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模式(包括具体目标、政策和实施步骤)
不可能是惟一的。但是,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共同发展的纲领性
文件和总目标,所体现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原则则是共同的。并
且,实现这一总目标,必须采取全球共同的联合行动,认识到我
们的家园和居住地——地球的整体性和相互依存性。
4.需求性原则。
传统发展模式在工业文明的价值观和财富观的支配下,所追
求的目标是经济的增长,忽视了资源的代际配置和区域配置,造
成了极大的不公平性。这种发展模式不仅使世界资源环境承受着
前所未有的压力,而且人类的一些基本物质需要仍然不能得到满
足。而可持续发展则坚持公平性和长期的可持续性,要满足所有
人的基本需求,向所有的人提供实现美好生活愿望的机会。
二、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
(一)人类对资源的认识
对资源的看法,历来都是以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为基础
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人类发
展史来看,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天命论、决定论、或然论、征
服论等多种认识阶段与相应的处理方式,才进入到协调论的现
代,也就是人、自然和技术这个大系统是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的,
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种平衡状态是不断向更高阶段、更
高水平发展的。正如前面所论述过的,工业时代的信条认为,人
类是自然的主人和所有者,对自然的支配具有至高无上的绝对
权,它所支配的资源观实质上就是征服主义,对自然采取了掠夺
式或耗竭式的占有和使用方式,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强大的扰动
以至震动,超过了其自身的自组织能力,无法按其固有的生态规
律恢复到扰动前的状态。人与自然不能协调发展,从而使经济不
能持续发展,不断出现资源危机,影响了经济的增长和物质财富
的增加。进入到现代,人们逐渐悟出,人类只不过是人与自然这
个大系统中的一个组成成分,必须和其他要素协调发展。在发展
过程中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并不断发展。生态协调论坚持人与自
然互惠共生的方向,“只有当人类的行为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完整时才是正确的”。“保持生态系统就是保持人类自身,因为人
类自身的道德规定已扩展并包容了生态系统的限定。”促进生态
系统的和谐、完整,也就促进了生态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完善。
(二)新的资源观
作为智力资源,科学技术是人类开发利用其他资源的工具和
手段,也是可持续发展所依赖的主要资源。目前,人类社会已进
入了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能源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为
标志的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对某种资源利用的时
候,必须充分利用科学技术知识来考虑利用层次问题、各类资源
的相互关系问题,在对不同种类的资源进行不同层次利用的时,
又必须考虑区域配置和综合利用问题。吴季松先生对此进行了研
究并提出了如下的资源观。
1.资源系统观。
资源的系统观是资源观中最核心的观点。只有当人类充分认
识到自己是人与自然大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时,才可能真正实现
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而且,也只有当人类把各种资源都看成人与
自然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并正确处理资源子系统之间关
系时,人类才能高效利用资源。这就要求人类从整体上把握各种
资源所共同构成的大资源系统,以科学知识为指导,根据发展需
要,对资源进行动态配置。同时,必须有一系列对资源进行系统
管理和配置的政策和法律保障体系。
2.资源辩证观。
以新的资源观看待资源问题时,应正确处理以下几对重要的
资源矛盾关系:一是资源的有限性和无限性之间的问题:自然资
源就其物质性而言是有限的,特别是相对于人类的不断增长的物
质财富的需求来讲,更是有限的,其中许多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和
耗竭性的。然而,资源系统是开放系统,而且科学技术也是不断
更新和发展的,人类认识、利用资源的潜在能力也是无限的。因
此,资源又具有相对无限的特点。这点在前面也有所提及。二是
资源大国和资源小国的问题:从资源总量来讲,中国属于资源大
国,但从人均水平来看,又是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因此,既要
看到宏观上综合经济潜力巨大的因素,又要清醒地认识到微观上
人均可利用资源限度的现实问题,增强国民的人均资源较少的危
机感,大力节约和有效利用资源。三是资源的有用性与有害性问
题:资源只有在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进入人类生产和生活利用的
环节之中,才能体现其使用价值和价值,才能实现其价值增值。
资源遭到抛弃,或不为人类所利用,则被认为是垃圾,表现出其
负价值。有些资源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之外,就只是一般的物质而
已。资源的这种双重性特点,要求人类最大限度地开发资源,实
现其价值的增值,同时,最大限度地防御和转变资源的有害性。
四是资源的量与质的问题:决定资源品质优劣的因素,既在于天
然禀赋,又在于现实的技术经济水平。天然的禀赋已成定局,而
惟一可以改变的就是技术经济水平。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可以
使人类对资源进行深层开发,发现资源潜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优化其质量,促使其价值的增值。
3.资源层次观。
自然资源的层次性是相对于人类认识和利用水平而言的。在
农业文明时代,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认识程度仅仅是物质。在工业
文明时代。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认
识程度达到了分子和原子的水平,出现了工业革命。在工业文明
时代后期,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认识水平达到了原子核层次,对自
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也达到了原子核的水平上。同时,也开始认识
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生态文明时代,人类
对自然的认识达到了微电子程度,使信息资源得到广泛、深入和
高效的利用。而信息资源是整个资源系统的联系介质,使人类对
资源的开发利用达到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对自然资源的利用
达到了空前的全面、综合、合理和高效的程度,是人类开发利用
资源史上的一次新的革命。从此,人类对资源的认识和利用进入
了一个新时代。资源的层次观要求人们由浅入深地利用资源,而
对资源的深度利用则取决于科学技术的水平,因此提高资源利用
的层次是知识经济时代利用资源的基本出发点之一。只有这样,
稀缺的资源才可能支持可持续发展。同时,要高度重视从深层次
开发新资源。
4.资源动态平衡观。
资源的动态平衡观是资源系统中十分重要的观念之一,是可·
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在人与自然的大系统中,人类自身的发展
要依靠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因此自然资源系统也是在发展变化
的。在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要达到动态平衡,人、技术、资源和
环境也要达到动态平衡。这种动态平衡是在科学技术支撑下,螺
旋式地上升的,每一次都是在更高层上建立新的动态平衡,实现
更高层次上的协调发展。
5.资源开放观。
可持续发展是全球的共同发展战略,知识经济是世界一体化
的经济,资源的开放观是从地区到全球,从微观到宏观,从局部
到整体,在不同层次上都要确立的一种基本观点。一个国家内地
区差别很大,发展很不平衡,资源组合错位。地区之间的资源具
有很强的互补性和动态交流的必然性。同样,国家与国家之间也
如此。以资源的开放观为指导,打破地区经济封锁以实现资源优
势互补;打破部门和产业资源子系统的经济封闭以实现产业结构
动态优化、合理配置资源。同时,树立资源的全球观点,在全球
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
6.资源的价值观。
前面已经提及到,劳动和资源一起构成一切财富的源泉。相
对于社会再生产日益扩大的需求,自然资源现存量和再生量都表
现出日益增长的稀缺性,在这种稀缺性的迫使下,人类必须对自
然资源进行深度和广度开发,或寻找新的资源领域,也就是说投
入劳动,形成新的资源产业。正是这种劳动的耗费,才使进入生
态经济系统运转的自然资源具有了价值。而传统经济学认为环境
质量和自然资源不具有经济价值,因而实行了自然资源无偿使用
的经济政策。从自然资源本身来讲,它不仅具有反映一定生态关
系的自然属性,而且具有反映一定经济关系的社会属性。因而它
具有价值的最根本的依据就是其具有形成经济资源的本质功能属
性。自然资源价值不仅有质的规定性,还有量的规定性。根据马
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或
抽象人类劳动,商品的价值量是由形成价值的实体——劳动量决
定的。因而,自然资源的价值量与体现在该资源产业中的劳动量
成正比,与这一劳动的生产率成反比。从自然资源的潜在性看,
人类对生物圈中的许多生物和非生物资源的性能与用途还了解得
很少,一旦它们的潜在作用被认识,就可加以开发和利用,带来
巨大的经济价值。可持续发展实现了由不承认生态环境资源的价
值到承认其价值的根本性转变,不仅承认它的外在价值,而且承
认它自身的内在价值。这是价值学说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
建立资源价值体系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也是可持续发展的
关键。
7.资源产权观。
资源性资产是自然界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的资产,是人类社
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前提和基础。对资源进行资产化管理,
是实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加
强产权管理,理顺产权关系,构建资源产权市场来管理和配置资
源,既可以维护资源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又可以克服资
源配置过程中的“外部性”,降低交易成本,实现资源的最优配
置。因为,建立明确的资源产权制度,有利于克服资源开发利用
中的短期行为,有利于增进资源配置效率,促进资源的合理、高
效利用。只有明确的产权关系做保证,资源的流动才能高效,才
能增进资源的配置效率,使资源最大限度地增殖。因此,我们可
以将产权理解为资源稀缺条件下人们使用或配置资源的权利或适
当规则(覃家君,1997)。
(三)资源观念的几个转变
I.资源开发。
资源的有效性是与产业相联系的,因此与单一资源相比,人
类更要注重研究产业范畴的资源,即能为某一产业所利用的自然
资源与人文资源在内的一切资源。新的资源观要求转移资源的利
用重点,实现从重点依赖自然资源向综合利用自然资源、经济资
源和社会资源的转变,特别是向依赖智力资源的转变,这是知识
经济时代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并考虑技术水平、成本效益、生态
环境阈限以及对发展的影响,据此确定开发方向和开发规模,以
提高资源开发的有效性。 .
2.资源结构。
资源结构包括资源的数量、质量和配置结构。新的资源观要
求改变以往的封闭的资源结构,实现开放的资源结构,即实现资
源的区域共享和全球共享,优化其配置结构。同时,资源结构也
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因此,不但要注重资源的现实结构,更要注
重资源的潜在结构,对此进行动态的预警研究,以便及时建立新
的资源配置结构。其中一个较为有效的指标是资源丰度,它通常
是指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既可以指单项资源(如土地、水资
源、森林等)的丰度,又可以指某类资源的组合的丰度,也可以
指某个国家或地区内各种自然资源的总体丰度。资源丰度的大小
与组合状况,影响到区域经济特征、产业结构、发展速度与潜力
等多方面,它在动态上表现为时空维上的相对增强或减弱、集中
或分散以及有规律地组合和质量演替等现象。资源与发展的关
系,实质上是资源丰度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程鸿,1998)。
3.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认为,可更新资源开发的关键是要使生
态过程和经济过程协调运转,达到生态平衡和良性循环,保护和
增强其再生能力;耗竭性资源开发的关键是寻求最优开采率,并
增加重复利用率,扩大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在消费领域,应大
力提倡文明消费。
(四)市场经济下的资源配置
市场经济的一个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对资源的配置不再是由
计划来决定,而是由市场起决定作用。市场在对生态资源、环境
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和有效配置方面,表现出独特的功能。
首先,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认为,生态资源、环境资源和其他自
然资源不仅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而且具有价格,这种价格受市
场价值规律的调节,围绕其价值而波动,因而,应利用价值规律
来调节资源的供需关系,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其次,市场经济
条件下,坚持资源有偿使用的原则。对资源的占用、消耗和污染
造成的损坏,都必须按市场价格来支付费用,以有效制止和减少
对资源的浪费和破坏。其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的竞分者的
价格取向和最终目标是利润的最大化。资源竞分者所关心的往往
是降低自身的成本,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而很少考虑其行为的
生态后果。结果其自身内部经济性的实现是以外部不经济性为代
价的。特别是生产的主体在进行自身经济核算时,根本不考虑资
源利用过程中的负外部性,引起诸多环境问题,将环境成本外
摊,由他人承担。这种情形就是市场失灵。因为,生产与消费物
品的价格与均衡产量,均没有反映出生产和消费该产品的全部成
本。为此,必须推行新的经济核算体系。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资
源配置中必须注意的一个问题。
随着世界贸易大市场的形成,发展中国家国际贸易的快速增
加。自然资源配置国际化的进程大大加快。与60年代国际配置
石油资源相比,当今在全球范围内配置的资源已涉及到多种矿产
资源。以至森林、水、土地等各种稀缺资源。从经济效益来讲,
资源的全球化配置是一种优化。但从生态效益和公平性的角度分
析是否如此呢?也就是说市场配置资源中必须十分重视两个问
题:其一是这种配置是否是纯市场配置,只有那只“看不见的
手”在起作用;有没有一个“看不见的头”在算计?其二,即使
达到了真正的市场配置,也只是经济上的合理性,环境效益、景
观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谁来负责?
如何实现合理的经济全球化,就要站在全球的高度,利用新
的整体观点。从全球的资源、环境和生态来考虑问题,否则人类
将面临全面的危机。21世纪的发展在一个国家是不可能持续的。
因此,全球必须携起手来,进行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共同走进
21世纪的辉煌。
参考文献
刘思华:《可持续发展经济学》,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
刘光辉、张福生:《资源与财富大国》,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6。
王军:《可持续发展》,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7。
陈耀邦:《可持续发展战略读本》,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6~
马传栋:《资源生态经济学》,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5。
黄奕妙、樊永廉:《资源经济学》,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88。
刘松生:《发展经济学》,北京,农业出版社,1993,,
牛文元:《持续发展导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
吴季松:《知识经济》,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0
许学工:《试论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见:北京大学中国持续发展研
究中心:《可持续发展之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张朝尊:《积极推行人刀资本依托型增长》,《人民日报》,1996.1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