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转变观念,按市场需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第三章 转变观念,按市场需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一般地说,农业经营规模是农民致富的一个决定性因素。但是,在我国目前农业经营规模很小的情况下,农民致富更多地要靠产业结构的调整。因为,在同样的耕地面积上,种植一般的粮食作物和种植高价值的经济作物的产值可以相差很多倍。因此,在我国目前农村,如何按照市场经济的需要,及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对于农民致富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同时,考虑到国家和农业的长治久安,农民在调整产业结构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生态系统和环境的治理和保护。
(一)生态系统和生态农业
□什么是自然生态系统?
人们通常把有各自独立、但又相互作用的各部分所形成的统一整体称为系统。所谓自然生态系统是指由生态群落及其环境组成的功能整体。生态系统是在某空间范围内,由人、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态中的生物因子和大气、水、土壤等生态中的非生物因子之间,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共同结合而成的整体。从人类角度理解,生态系统包括人类和人类的生命维持系统。后者又包括空气、水分、矿物质、土壤、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共同发挥作用并形成一个整体。在生物和环境的交互作用下,产生不断的能流,系统中形成营养结构,并造成物种的分化和生物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生态系统由自养层和异养层组成。前者是指上面吸收阳光的绿色带,如树冠和浮游藻类;后者是指下面积累和分解的有机质的棕色带,如土壤和深层水中的生物。自然生态系统中存在着六种成分,即无机物质、有机物质、气候因素(如气温、降雨)、生产者(主要是能制造食物的绿色植物)、消费者(初级消费者指食草动物,刺激消费者只是肉动物)和分解者(主要是分解有机质的微生物)。它们通过能量流、食物链(营养关系)、物种多样性格局(随时地推移而产生的变化)、水和矿物质环境、发育和进化、调控等六个过程,完成自然生态系统的生产-消费-分解过程,保持生态的动态平衡,维持着生态系统的繁衍和发展[1]。
人类必须生活在生态系统之中,依赖生态系统的能流和物流而生存,生物从地理环境中吸取营养。作为生物的人类不仅从地理环境中吸取营养,而且还主要从动、植物中吸取营养。生态系统的能流决定生物数量、繁殖速度、群落结构等;生态系统的物流决定生物体质的物质反复循环供给数量和质量。
相对于人类的生存活动而言,自然生态系统是一个脆弱的系统。能量流和营养物的循环是两个决定大自然与生态系统生产的过程。在地球上,来自阳光的单向能流带动生物界中的营养物的循环。食物种在生物间传递,这种联系称为食物链。阳光中的能量只有1-5%被自养层固定为初级生产量,在异养层的传递时则只有10-20%由上一级传递给下一级。即或在草原,也只有植物的地上部分为食草动物所食用;在森林中则大部分凋落而为土壤中的微生物所分解。人类的许多生存和生产活动明显地干预,甚至破坏着自然循环。一旦这种生态平衡遭到难以恢复的破坏,将引起物种消失,生态系统将遭到破坏。即使是人类事后采取的人工生态系统也难以补救和保持这种动态平衡,最终会导致物种消失加快。如果继续下去,就连人类也会有消失的危险[2]。
从社会文明形态演替来看,人类已经历了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现在正向生态文明过渡。工业文明之所以要向生态文明转型,是因为工业文明使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的破坏,资源短缺和环境容量不足。目前,全世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都在采取赶超发达国家的战略,事实上这种愿望不可能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因为科技创新能力所能提供的资源与环境只能满足人类的生存,但满足不了人类的贪欲。因此,只有建立在生态基础上的文明才是可持续的文明;否则,人类社会将会成为地质史上即将翻过去的一页。
工业文明颠倒和割裂了生产、生活与生态的秩序和联系,把地球上所有的东西都物化为生产原料,只注重经济上的投入产出,却无视这些所谓工业原料的生态功能,根本不把生态作为财富看待。这种无视生态基础、鼓励消费、以生产为目标的工业文明社会范式是难以为继的。因此,我国不能走发达工业国家的老路子,要利用信息革命带来契机,走跨越式发展的道路,即要利用工业文明的积极的、建设性的成果,又要避免工业文明带来的生态灾难,为我国众多的人口营造最基本的生态环境,以满足我国城乡人民的最基本的生态需求。作为与自然生态环境紧密相连的农业生产,必须改变原来的生产模式,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现代生态农业的基本结构
△什么是生态农业?
根据《现代经济词典》的解释:生态农业是“以生物和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及平衡为基本特征的农业。它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形式。生态农业将农业生产视作生态系统,从生物和环境的有机结合上,充分发挥能量多极转化,和物质再生的功能,创造出高产量、少污染的优质产品,实现生物和环境的良性循环,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3]
△生态农业的基本结构
可持续现代生态农业由绿色农业、白色农业和蓝色农业组成(见图3-1)。其生态的真正含义在于,一个农业生态系统必须是植物、动物、微生物三者的平衡[4]。
生 态 资 源 及 环 境(大地、海洋、空气、阳光组合) |
提供蛋白质、发酵蛋白饲料、微生态制剂、食用菌及其功能性食品 |
图3-1 可持续现代生态农业结构
绿色农业包括农林畜牧及其食品加工业(还包括非化学纤维业)等,它的生物基础来自于陆地的植物与动物,其中动物的饲料均可用各种人工牧草组合或发酵成的饲料。
白色农业包括食用菌、菌体蛋白、微生态制剂及其食品加工、发酵蛋白饲料加工业等。它的生物基础是有益微生物,其培养基基本上是来自于农林牧渔业所谓的“废弃物”。其实,各类微生物的培养均可用各种人工牧草组合或发酵而成营养丰富的培养基。
蓝色农业包括海洋渔业、海洋养殖种植、淡水养殖种植及其水生动植物食品加工业等。它的生物基础是水生动植物,其饲料来源于农业废弃物,也可用各种人工牧草组合或发酵而成的饲料。
△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基本区别
传统农业以种植人们食用的粮食为主,因此称作大田耕作制。当时,人类追求的生活目标主要食吃饱肚皮。因此农业结构正像《汉书•食货志》里所说“辟土殖谷曰农”,种植业在整个农业生产中占主导地位。在传统农业阶段,中国以谷物种植为主,故称 “主谷式” 农业。除了一些以肉食为主的民族以外,各民族农业中的种植业比重普遍高于畜牧业。而畜牧业又以养猪为主,因为当时主要是用余粮来养猪的。这种产业结构与当时的饮食结构紧密相关,人们基本上以大米、白面为主,所以称主食,其他为次,称作副食。与中国不同,在欧洲历史上,畜牧业比重较大,被称为“谷草式”农业。中国是农桑结合,欧洲是农牧结合;中国发生桑争稻田,欧洲(英国)则发生圈地养羊。
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农业和食品工业实现了一体化发展。食品加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大大提高,成为各国最大的加工工业部门,以致像法国等国那样,都把农业部改成了“农业和食品工业部”。其次,耕作制度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许多西方国家都先后将“大田耕作制”改为“混合饲养型耕作制”,俗称“草田轮作制”。最后,“混合饲养耕作制”下,各国走的是“以蛋白质纲”的发展道路,人工牧草越来越成为种植业的重要角色。人工牧草的发展,不仅为草食动物的发展提供了饲料,而且人工牧草的发展也为保护土壤、改良生态环境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子。因此,各国不仅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黄山、坡地、河滩等土地资源发展牧草的生产,而且也越来越多地将耕地改种牧草,从而使牧草的种植面积达到了空前的水平。以美国为例,1997年,种植牧草的耕地面积达到2732万公顷(占主要作物耕地面积的21.2%,大致与玉米种植面积相当),草地和牧场2.348亿公顷,另有可以放牧的林地5682万公顷,共计3.189亿公顷,占美国本土(48州)总面积的41.0%[5]。其实,欧洲国家的这个比重甚至更高。可见,种草养牛(包括养羊等草食动物)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农业的一种发展趋势,正是这种趋势推动了这些国家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市场经济体制与绿色农业的产业结构
□耕作制度与农业产业结构的关系
各国农业发展的历史证明,农业产业结构与不同的耕作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和耕作制度的变化,农业产业结构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原始社会与刀耕火种
在原始社会下的刀耕火种和草原牧业属于原始农业的耕作制度。当时的生产力十分低下,农牧民主要是依靠在天然草场上放牧或在土地上用刀耕火种的方法生产粮食。无论是放牧还是种粮食,都是为了养家糊口,维持生命。
△传统农业与大田耕作制
在摆脱了原始农业以后,人类社会进入传统农业时代。传统农业以种植人们食用的粮食为主,因此称作大田耕作制。当时,人类追求的生活目标主要食吃饱肚皮,由此农业结构以粮食为主。除了一些以肉食为主的民族以外,各国农业中的种植业比重普遍高于畜牧业。而畜牧业又以养猪为主,因为当时主要是用余粮来养猪的。这种产业结构与当时的饮食结构紧密相关,人们基本上以面包、米饭为主,所以称主食,其他为次,所以叫副食。
△现代农业与混合饲养耕作制
进入现代农业时代以后,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需求日益提高和多样化,于是农业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是人类对于肉蛋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这种要求,农民不得不利用更多的土地来生产喂养草食性动物的牧草。在这种耕作制度下,人们在耕地上采用粮食作物与牧草轮作的方法,在增加牧草生产的同时,提高耕地的土壤肥力。因此,人们把这种耕作制度称为“混合饲养型耕作制”,俗称“草田轮作制”。
在历史上,我国农民历来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群体。他们为生活而进行农业生产活动,当地适合生产什么产品就消费什么产品,并把自给有余的产品拿到集市上去出售,换回一些日常生活必需品。几千年来,我国农民就是这样平平淡淡地过了一代又一代。即使在1949年建国以后,政府的政策目标仍然是自给自足的,即生产足够的粮食,养活越来越多的全国人口。在那时,农民只要能吃饱肚子也就已经感到很满足了,很少人有发财致富的奢望。只有到了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从政府提出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以后,农民自发地走出农村,到城市中打工,希望通过到城市打工来实现致富的目标。可见,一直到这个时候,多数农民仍然不相信他们是可以通过经营土地实现致富目标的。
□改变观念,按市场需要及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我们说,只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而不是在传统的农业社会或计划经济条件下)才会出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冲动。为什么?如上所述,在传统的农业社会或计划经济时代,农业以保持人们生存为主要目标,因此生产的是粮食作物(尤以谷物为主)。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的地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他们不再为自身的生存而种地,而是为赚钱而从事农业生产;为了多赚钱,他们不再是有什么卖什么,而是按照市场需要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那么农民是如何知道市场(即消费者)需要什么的呢?
在市场上,无论是买者还是卖者都是通过价格来进行交易的。买者和卖者虽然可以就价格进行讨价还价,但是成交价格最终取决于该产品在当天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如果相对于市场上旺盛的需求,该产品的供应不足,价格就会上升;反之,价格就会下降。这种价格信号告诉农民,目前消费者需要的是什么产品;农民则可以根据这一信号,组织和扩大价格趋于上涨的产品的生产,而减少和收缩价格趋于下降的产品的生产。在充分发展的市场经济国家中,农民可以从多种渠道取得比较可靠的市场信息,因此农民可以及时地组织安排下一季节的生产活动。
但是由于长期受自给自足经济的影响,或由于受计划经济下上级指令的影响,我国农民不熟悉市场价格的变动及其意义。特别是在目前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很完善,价格经常会受到某些非市场因素影响而扭曲,因此农民很难真正掌握市场信息。即使是市场信息是真实的,农民也很难懂得市场信息的真正含义。首先,市场信息只反映当前的市场需求,而农民从得到信息到产品生产出来,还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谁知道中间还会发生什么变化。其次,农民即使知道消费者需要什么样的产品,他们也很难知道到哪里去引进种子,也不知道如何种植或饲养这些庄稼或牲畜。更何况市场上许多信息是被夸大了,或者干脆就是虚假的信息。因此,农民要学会按照市场需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必须有专业的机构和人员的辅导和帮助。例如,要由政府部门及其他机构(如有关信息部门和合作社)为农民提供比较准确的市场信息,帮助他们分析市场价格变动的趋势和含义,并且根据当地的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环境和市场条件,提出调整产业结构的建议。同时,他们还应该帮助农民引进新品种和新技术,直到产品被生产出来,最终提高当地的产业结构。我们的体会是,农民必须有专业人员的具体帮助,才能成功地开发新产品,使产业结构更上一层楼。换句话说,农民必须有专业人员的帮助和引导,否则他们可能走上弯路。研究一下每个成功的农民企业家都会发现,他们背后都有一些专业人员的支持。
不过,对农民来说,更需要转变观念,接受新思维。否则,外人最好的主意他们也未必能够接受。例如,华南地区的一个经济还算发达的县,它2004年猪出栏120万头,茶园二三十万亩。但是在县领导作“十一·五”规划的时候,仍准备继续扩大养猪业,并准备建立一个现代化的屠宰场;同时,还准备扩大十几万亩茶园。其实,我国的养猪业和茶叶生产都已过量。看看它的自然条件,全县雨量充足,气候湿热,有很多土层很厚的荒山野坡,适宜于种植人工牧草。因此我们建议当地应当发展种草(不仅荒山野坡上种草,而且也可以将部分耕地改为草地)养牛和羊等草食性动物,目标是填补我国还十分落后的奶业和优质牛羊肉的空缺。尽管县领导最终表示同意我们的看法,但是如此巨大的思想观念上的冲撞是不可能靠一次交流就能解决的。思想观念的转变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只要观念没有转变,新的产业就不可能顺利发展起来。类似的情况司空见惯,随处都可能遇到。
□充分发挥当地的比较优势,建立各具特色的农业产业结构
“比较优势”原则是李嘉图提出的一种国际贸易理论。李嘉图理论的原意是,在所有产品生产方面都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没有必要生产所有的产品,而应该选择生产优势最大的那些产品;在所有产品生产方面都处于劣势的国家,也不能什么都不生产,它们可以选择不利程度最低的产品进行生产;然后在国际市场上进行交换,从而使双方都能得到相对利益。我们完全可以将这一理论应用于地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重组。根据比较优势原则,各地区应该选择那些当地具有最大优势的产品进行生产,或者选择那些不利程度最低的产品进行生产,然后到市场上进行交换,从而使各地区经济都能发展起来。换句话说,某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必须要在清楚了解当地优势和市场需求的情况下,选择那些经济效益最好的产品进行生产,从而促进农民富裕和区域经济发展。所谓当地“优势”,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一是天赋的资源优势,其中主要包括自然资源(特别是矿藏资源)、地理地貌条件(特别是秀丽的自然景观)等等。天赋的自然资源历来是各地经济发展的基础。特别是在现阶段,这些资源在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例如,一些自然资源丰富的地方,依靠少量资金,甚至采用原始的手段,大量开发资源和出卖资源的方法,使当地经济快速发展了起来。有些地方则进一步还在开发资源的基础上,对某些矿产品进行初加工或深加工,从而更进一步发展了当地的加工制造业,把地方经济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还有的地方利用当地秀丽的自然风景(也可以结合当地的历史人文古迹等)资源开展旅游事业,从而发展了当地经济。这种例子在全国不胜枚举。但是应该指出的是,天赋资源往往是不可再生的资源,采一点少一点,今天用了明天就没有了。而目前很多地方在开发和利用资源的时候,浪费、破坏和污染很大,使得很多地方的资源优势很快面临着枯竭的危险。因此,在开发和利用资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资源和环境的保护,为后代人留下更多的资源,真正实现资源永续利用的目标。
二是后天创造的资源优势,主要由各地社会经济发展而提供的各种有利条件。例如,有一些地方靠近经济发达的大城市,于是采用高价吸引或雇用大城市的熟练技术人员(特别是退休技术人员),开发新的高技术产品,出现了很多颇具实力的民营企业,使当地的高科技产业迅速发展了起来。改革开放以后,苏南地区的乡镇企业大多走的就是这条路。在乡镇企业广泛、快速发展的基础上,推动了广大的长江三角洲农村地区的发展,最终也促成了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崛起。有些地方则广泛利用分散的农村劳动力,从事小商品加工生产,并利用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将当地发展成为小商品的生产和集散地,浙江的温州和义乌地区经济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在某种程度上讲,市场信息和技术是地方经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一组信息可以成就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我们根据市场需要和当地条件,在促成山西永济县北梯村发展养鸡、养兔业发展的同时,帮助他们引进了荷兰的企业,合资建立了现代化的肉类加工厂。以后,又帮助他们利用黄河故道的河滩地,大规模种植芦笋,不仅供应了方兴未艾的国内市场,而且还出口世界市场,促使当地经济完成了从单一的种粮结构到以家禽养殖和芦笋种植为主要产业的产业结构升级。
由于考虑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小规模农民难以进入市场,容易陷入无序的竞争而使农民利益遭受损失,所以我们始终呼吁农民联合起来,通过合作社逐步实现区域专业化生产。为此,我们建议对具有良好生产和发展前景的产品要逐步进行较大规模的规划,从而把产业做大、做强。同样,我们主张政府通过政策帮助建立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从而实现有关产业的大规模发展。
(三)重塑和提高农村产业结构
□发达国家农业产业结构的特点及其借鉴意义
各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牧业结构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国家的农业产业结构是反映该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标志。纵观各国农业结构变化的历史,我们可以把它们的变化归结如下:
△畜牧业高度发展
随着农业的发展,发达国家的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在人类发展历史上,尽管很多国家和民族以谷物等种植业产品为主要食物,但是随着各国经济现代化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趋于消费越来越多的肉、蛋、奶等畜牧业产品。因此,迄今为止发达国家的畜牧业产值在农牧业结构中的比重一般要大于种植业。如美国在历史上,农业中的农牧业比例始终保持在自1960年以来,除少数年份以外,畜牧业的比重都要超过种植业,但超过的幅度通常不超过5个百分点,2004年的农牧业比例为49:51。荷兰,2001年畜牧业在农业产值中的比重达到55.3%,种植业占44.7%[6]。在发达国家的畜牧业中,牛和牛奶的地位尤为突出。以美国为例,1981年,牛和牛奶的产值占牧业总产值的比重曾经达到68.9%,以后随着家禽生产的快速增长,这一比重有所下降,2001年为61.2%。
△水果和蔬菜的生产高速发展
在后现代化时代,随着人们对于全面营养和健康认识的提高,人们对诸如蔬菜和水果等食物的需求迅速增加,它们在农业结构中的比重不断上升。例如,1981-2001年的20年间,美国的蔬菜(包括瓜果)和水果(包括干果)的产值占种植业总值的比重从21.2%增加到28.3%,增长了7.1个百分点[7]。
△有机食品异军突起
最后,随着科学水平的提高和居民对健康的关注程度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要求消费少污染和无污染的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从而为农民提供了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的大好机遇,他们在农业产值中的比重迅速提高。
□我国农业结构的现状
我国除了个别以食肉为主的少数民族以外,多数民族(特别是汉族)则以谷物为主要食物。因此,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居于次要地位。根据我国统计局的资料,一直到改革开放,种植业产值在农牧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始终高于80%(1980年为80.4%),畜牧业比重不超过二成。改革开放以后,农民种地的自主权有所扩大,种植业比重开始逐步缩小。2000年种植业比重缩减到65.2%,畜牧业比重增至34.8%。2003年,农牧业比重进一步变为60.9:39.1。由此可见,我国的畜牧业比重仍然过低,至少还有一二十个百分点的发展余地。
在种植业内部,比重最大的是谷物。以2003年为例,种植业总产值中,谷物占30.2%,薯类占3.8%,油料作物占5.3%,豆类占3.7%,棉花占5.3%,蔬菜占29.7%,水果及干果占10.6%。在畜牧业结构中,猪占绝对优势。同年,猪在畜牧业总产值中的比重高达46.6%,家禽占29.0%,而牛和羊分别只占10.0%和5.8%[8]。可见,我国猪的饲养量过多(我国猪肉的产量超过世界总量的50%以上),容易造成人畜争粮的紧张局面;而草食性动物的牛和羊的饲养量不足,致使不能很好利用广袤的草地资源。
总之,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仍有很大的改进余地。发展畜牧业,特别是发展草食性动物饲养业,对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四)关于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建议
如上所述,我国农业的最大问题是低效益,其中种植业的低效益表现得尤为突出。其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人口众多,不得不将大部分土地用于低效率的谷物种植。因此,我国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主要任务是,在将谷物生产集中起来,在提高它们的效益的同时,大力调整和提高其他作物的种植结构,大幅度提高种植业的生产效率。
□建立商品粮生产特区,优化商品粮品质
不顾条件适合与否一律种植谷物,特别是由农民普遍为国家提供商品粮的制度,是我国农业低效益的最主要原因。根据前5年(2000-2004年)的统计,我国谷物的播种面积约占全国作物播种总面积的2/3。实际上,如果把口粮和饲料粮分开,可以大大减少居民对于口粮的需要,从而可以把粮食生产的重点放到提高口粮的质量上来。但由于人口众多,国人对于口粮的需要量很大,因此如何生产足够的商品粮仍是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关键。
根据各国的经验,谷物适合于大规模生产。在大规模生产的条件下,通过普遍采用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高度机械化生产技术提高产量并节约成本的方法,才能大幅度提高谷物生产的经济效益。因此,我们早在十几年前就提出了建立“商品粮生产特区”的建议[9]。
关于“商品粮生产特区”的具体建议,我们将在本书的第四章中详细论述。这里我们只想从产业结构的角度指出以下两点:首先,集中商品粮生产,实行商品粮生产的区域专业化是各国提高粮食生产效率的有效途径。在我国,建立商品粮生产特区,给予特殊政策,将商品粮生产尽量集中起来,并根据粮食及有关产品生产和加工的需要重新组织社会,不仅可以确保商品粮的供应,而且也可以优化粮食品质,提高粮食生产效益,逐步实现粮农致富的目的。其次,只有在将商品粮生产任务集中起来以后,才能解脱特区以外广大农民提供商品粮的任务,从而使他们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耕地从事高价值作物的生产,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从而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
□鼓励特区以外的农民广泛发展高价值产品
在建立商品粮生产特区的条件下,广大特区以外的农民可以利用更多的耕地生产高价值产品,从而实现致富的目标。但是,要让农民改变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不种粮食而种其他作物,必须突破许多思想上的桎梏。
我们在各地开展的帮助农民调整产业结构的咨询活动中,经常听农民说的一句话就是:“农民不种粮食种什么?”或者说:“不种粮食还是农民吗?”在农民看来,“种地就是种粮食”。农民尤其舍不得用耕地去种粮食以外的其他作物,哪怕是价值再高的作物。这是因为他们种地首先是要确保家人的口粮,而不相信市场能保证他们的粮食供应。实事求是地说,我们要在短时间内改变农民的这种传统思想并不容易。因此,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不能操之过急。一方面要积极发展市场经济,增加市场对高价值产品的需求;另一方面,要引导一部分思想敏锐的农民带头发展高价值作物,以他们为榜样带动其他农民发展高价值作物,从而不断调整种植业结构。
什么是“高价值作物”?有人把它与我国常用的“经济作物”相提并论。其实,“高价值作物”所涵盖的范围要比“经济作物”更宽泛一些。“经济作物”又称“技术作物”,是指用作工业(尤其是轻工业)原料的农作物。它们包括:纤维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药用作物、芳香作物、嗜好性作物等。而“高价值作物”除了上述“经济作物”以外,还包括除了粮食以外的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作物,如蔬菜及瓜果、水果及干果,以及各种各样的所谓“特产”在内的所有具有较高价值的作物。
但是,哪种作物具有更高的价值是相对于某时期的市场价格而言的。但是,市场价格高低又是市场供求关系的反映:供过于求,价格就低;反之,价格则高。因此任何高价值作物也不能无限制地种植,某种作物的过量种植都会压低该产品的市场价格:即使是像人参这样的珍贵补品,也可以因为过多种植而变得像罗卜一样不值钱。同样,一种并不起眼的产品也可以因为发现了新的用途而变得身价百倍。因此,高价值产品可以是一种新产品,也可能不是全新的产品,而是发现了新功效和新用途的原有产品。随着科学界对于产品的进一步研究和深入了解,发掘出农产品的新功效和新用途的现象越来越多,从而也就增加了农民致富的门路。因此,农民需要更多地关注科学新发现和市场的发展变化,适时调整自己的种植业结构,切不能应循守旧。
在实践中,由于农民并不确切知道什么产品可以赚钱,于是往往看着别人种什么赚钱,他们也就跟着种什么。但是他们不一定知道别人之所以赚钱,是因为他们生产的正是消费者需要,而其他人没种或少种的产品。但是当大家跟着他们一起生产这种产品的结果,会使该产品的市场供应量远远超过需求,最后因为市场价格下跌而使所有的生产者都赚不到钱,甚至赔本。这就迫使有经验的农民及时地寻找和更换产品,尽量生产市场上紧缺的产品,保持较高的收入水平。于是,农民们又会模仿紧跟,从而使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多变,很难相对固定下来。这就更增加了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难度。
可见,农民要想真正按照市场的需求,适时地生产出消费者需要的高价值产品,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过去,人们总把种地看成是“人人都可以从事的”、最简单的事情,现在看来未必。无数成功农民的经验证明,农民不仅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和技术素质,丰富自己的知识,真正掌握市场发展变化的规律,而且还需要专家学者们的指点和帮助,最终选择好自己的生产方向,从而走上致富的道路。不学习,不动脑子,只会随大流的人,即使当农民也不会有太大的出息。
□充分利用土地,大力发展饲料谷物
各国的经验表明,随着居民对于肉、蛋、奶需求的增加和畜牧业的发展,饲料很快成为一大产业。为了适应草食性动物饲养业的发展,各国普遍把谷物分为食用谷物(food crop)和饲料谷物(feed crop)两类。前者主要包括大米和小麦;而后者主要包括:玉米、高粱、大麦、燕麦、黑麦和小米等“杂粮”。饲料谷物虽然也有部分供人类食用,但是它们在世界上主要(约占总产量的2/3至3/4)用作饲料。在饲料谷物中,主要是取其谷粒用作饲料,用以喂养猪和家禽等动物;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作物在成熟以前收割下来作为青储饲料,用以喂养牛、羊等草食性动物。由于这些作物是在完全成熟以前割下来的,因此无论是在籽粒内部还是在秸秆内部都含有较高的蛋白质,是很好的草食性动物的饲料,因此饲料谷物发展有加速的趋势。
不仅如此,随着草食性动物饲养业的发展及其对青储饲料需求的增长,饲料谷物正在谷物品种的基础上迅速发展起来,饲料水稻、饲料麦类、饲料玉米、饲料高粱等品种越来越多。这种饲料谷物的特点:一是再生能力强,一年可以割数次;二是秸秆的蛋白质含量高。比如墨西哥饲料玉米秸秆的蛋白质比中国的玉米粒都高。又如美国的饲料高粱(Nutrifeed),其秸秆蛋白高达16-22%,是玉米粒的2倍以上;Jumbo品种的蛋白质含量为12%-18%,等等。可见,饲料谷物实际上是含高蛋白的草,我国应该选择、引进其中的一些品种进行试验和推广,以解决我国的饲料问题。
□发展人工牧草,促进畜牧业发展
我们的经验证明,农民们最难以接受的建议是,让他们把一部分耕地改种人工牧草,发展牛、羊等草食性动物饲养业。我们曾经在很多地方建议,在确保口粮和“公粮”的前提下,把一部分耕地该种人工牧草,用以发展牛、羊等草食性动物饲养业。我们提出这种建议的依据是:一方面,正如我们上面指出的,我国畜牧业的比重过低,尚有很大的发展余地;在我国现有的养殖业中,猪的比重过大,不宜进一步发展,而牛、羊等草食性动物的比重太小,可以大力发展;发展草食性动物饲养业有助于食品加工业的发展,从而可以带动农产品加工业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种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远高于种粮。特别是在逐步实行谷物生产区域专业化的条件下,特区以外的地区可以划出部分耕地用于种植人工牧草,在经济上是合算的。
△人工牧草光合效率高,合成的生物量多
目前,我国的谷物平均亩产为400公斤,以粗蛋白含量平均8%计算,其生物量合蛋白质才32公斤,加上秸秆中的蛋白,亩产粗蛋白不超过45公斤。但是,人工牧草多数为多年生,光合效率高,合成的生物量远比谷物为多。如果粮地改种豆科的紫花苜蓿草,以亩产1.5吨干草计算,其粗蛋白含量按20%计算,亩产粗蛋白产量在300公斤以上,是谷物的6.5倍左右。以经济价值计算,一亩地紫花苜蓿的收益至少也是谷物收益的2倍左右。正因为如此,当今发达国家的农民都纷纷用耕地扩大人工种草的种植面积。即使像日本这样的人多地少的国家,近来国家不惜向农民提供补贴,鼓励农民将稻田改种牧草。
△人工牧草可以固氮,提高土壤肥力
在我国由于长期使用传统的耕作方法,地力遭受严重破坏。据报道,半个世纪前东北黑土带开发时,黑土层厚达100厘米,有机质含量高达13%。可是,经过半个世纪的掠夺性耕种以后,土壤肥力急剧下降,黑土层仅剩下50厘米,有机质下降至3%。照这个速度计算,50年以后东北黑土带就将从地球上消失!要想保护这块世界上仅存的三块黑土带之一的东北黑土带,惟有采用谷物-牧草轮作之才能改变这种趋势。
△人工牧草为多年生作物,可以防止土壤流失
直至目前,我国农民仍然普遍使用传统的土地翻耕技术,使土壤流失、沙化、荒漠化面积高达国土面积的一半以上,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因此,国外有很多资料表明,农民在普遍采用少耕法、免耕法、松土法等技术减少土壤翻耕以减少土壤流失的同时,更有效的方法是,利用人工牧草的种植,可以有效地防止土壤流失。例如,美国的研究表明,在威斯康星州连年条播农作物的土地的土壤流失每年达到561吨/公顷,轮作条播作物的土壤流失为118吨/公顷,轮作谷物的土壤流失为66.8吨/公顷,轮作禾本科牧草的土壤流失减少到1.5吨/公顷,而连续生长禾本科牧草的土壤流失则降至0.2顿/公顷[10]。
△人工牧草耐旱,可以节水
很多牧草在年降雨量200毫米的地区就能获得较好的收成。苜蓿在300毫米地区就可以获得高产。可是,谷物所需的降雨量一般在800毫米以上,否则就需要灌溉。目前,我国许多地方缺水,发展人工牧草是一条可行的路子。
△人工牧草有利于农业的全面发展
种植人工牧草和饲料谷物的最重要意义在于,它可以加速草食性动物养殖业的发展。牧草除了直接喂养牲畜以外,还可以制成各种饲料,用来喂猪、家禽、甚至鱼类等动物。不仅如此,牧草还可以代替优质木材用来生产蘑菇、灵芝等菌类产品。据我们的试验,用牧草培育的灵芝不仅质量好,而且孢子粉产量比用木材培育的灵芝孢子粉产量高出7倍左右。因此,人工牧草对于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将起重大作用。
过去,由于国家向所有的农民征收“公粮”(农业税),农民必须首先完成“公粮”任务,因此我们在为各地设计产业结构时,首先必须保证完成口粮和“公粮”的种植任务。只有在保证口粮和“公粮”以后,才有可能种植其他作物(包括人工牧草),用以发展草食性动物的养殖。目前,在农业税即将全部取消,许多地方的粮食种植已经有所放开,即使像吉林这样的玉米生产大省已经允许其自行加工消化的情况下,各地就有可能利用部分耕地改种牧草,发展畜牧业。
(五)关于畜牧业结构调整的建议
如上所述,我国农牧业结构中,畜牧业比重过低,而在畜牧业结构中又存在着严重的比例失调。因此我们建议,在总体控制养猪业的同时,大力发展牛、羊等草食性动物饲养业,增加牛奶产量,促进食品加工业的发展。
□在限制猪业发展的同时,提高牛羊业在农业结构中的地位
中国人历来养猪多,偏爱吃猪肉。特别在毛泽东提出“猪浑身都是宝”以后,养猪越来越多。2002年,我国的猪肉总产量高达4327万吨,占世界猪肉总量的50.3%,人均占有量33.2公斤,而居世界第二位的美国的数字分别为:893万吨、10.3%和28.9公斤,它的总产量和人均产量分别为我国的20.6%和87.0%。与此同时,我国的牛肉和家禽产量却远远落后于农业发达国家。同期,我国的牛肉产量只有585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11.5%,人均消费4.3公斤,而美国的数字分别为1243万吨、24.4%和42.5公斤。我国鸡肉的总产量为956万吨,占世界总量的18.1%,人均消费7.4公斤,而美国的数字分别为1447万吨、27.4%和40.9公斤[11]。
养猪过多加剧了我国粮食供应紧张的形势。长期以来,我国政府一直在为如何养活、养好十几亿人口而费尽心机,但是我们却每年要花费几乎半数的粮食产量来喂养数以千万头计的肉猪。为了国人的口粮和养猪的饲料,农民必须精耕细作几乎每一寸土地,使土地毫无休养生息的余地,土壤肥力每况愈下。为了增加粮食产量不得不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最终导致土壤和环境的严重污染,严重影响了今后的农业生产。不仅如此,由于猪肉含脂肪过多,过多食用猪肉对国人身体健康不利。我们以为,我国猪的饲养量已经饱和,不宜进一步发展。应该在稳定养猪业的同时,大力发展牛、羊饲养业。
其实,发展牛、羊饲养业的好处很多。首先,与养猪业相比,发展牛羊饲养业可以减少粮食消费。过去,人们常说:“肉也是要用粮食换来的”。对于猪肉来说,这种说法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对牛羊肉而言,就未必正确。牛羊吃草,可以大大减少粮食的消费。特别是在人工牧草发展到今天,牧草的蛋白质含量远远超过了谷物,因此今天用人工牧草养牛羊等草食性动物,已经不需要再喂“精饲料”了。因此,“肉也是要用粮食换来的”说法已经过时了。不仅如此,由于人工牧草的高蛋白质含量,牛羊如果只吃牧草甚至已经无法消化了,必须添加适量的作物秸秆等粗纤维食物。实际上,现在的人工牧草甚至可以粉碎加工成各种配合饲料来喂养其他动物。
此外,牛羊饲养业的发展可以带动许多产业的发展。纵观一些农业发达国家的畜牧业结构就可以发现,与牛及牛奶有关的生产在各国农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美国的农场主现金收入中,牛和牛奶及其有关的产品,在畜牧业产值中占六成,在种植业产值中用作饲料的饲料谷物在种植业总产值中也占有很大的比重。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畜牧业带动了食品加工业以及其他加工业的发展,从而可以有效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推广优良品种,提高牛羊养殖水平
有人说:由于崇拜佛教,因此中国人不吃牛肉。不过,我们更倾向于这样的说法,即由于牛历来被国人用来帮助耕地,自然被看作是人类的朋友,因此中国人舍不得杀牛吃肉。肉牛和奶牛的养殖还是近些年来的事情,尚属起步阶段。由于养牛业刚刚起步,因此无论是牛的品种还是养牛技术都还很落后。尽管近些年来,各地也开始改良牛的品种,但是与发展前景相比,规模还不大,水平还比较低。因此在逐步扩大牧草生产的同时,应该积极引进优良品种,加快养牛业的发展。
由于对养牛业的重视,发达国家的肉牛和奶牛品种培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我们要在努力培育国产新品种的同时,积极引进国外优良品种,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我国的养牛业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随着役牛的逐步被淘汰,牛可以分为奶牛、肉牛、肉乳兼用牛和乳肉兼用牛4类。它们各有很多适合中国饲养的品种。
△奶牛
我国奶牛发展面临着很多问题:一是观念陈旧。我国业界仍然固守着“奶牛带”的陈旧观念,认为奶牛只适合于温带地区,不能在我国长江以南的亚热带和热带饲养。其实,在成功地培育了热带奶牛以后,这条界线已经不存在了。现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都有很好的热带奶牛品种。即使在印度、泰国,热带奶牛、热带和温带奶牛的杂交品种发展很快。二是品种单一,而且落后。目前,我国的奶牛基本上只有荷斯坦黑白花奶牛。而且由于过分追求“纯种黑白花”,而忽视杂交品种。因此,我国奶牛的发病率,特别是乳腺炎的发病率高,农民很难控制;而且这种奶牛的屠宰率和出肉率低,肉质也不好,公奶牛和睦奶牛不值钱,农民损失很大。因此,建议国内业内人士更新观念,引进新品种,振兴我国奶牛业生产。
目前,世界上共有60多个奶牛品种,分温带品种和热带品种。温带品种如:荷斯坦、娟姗、爱尔夏、更塞、瑞士褐、蒙贝利亚、诺曼底、平原红百花、澳洲红、高原奶牛等。热带奶牛有:弗里斯沙希华牛、澳洲乳用瘤牛等。其中,有很多适合我国养殖的奶牛品种,建议组织专家,研究引进一部分优良品种,改变我国奶牛品种落后的局面。
△肉牛
我国肉牛生产除了居民要克服上述不吃或少吃牛肉的倾向以外,还需要在政策上加以调整。目前,我国肉牛业发展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国内市场上出售的牛肉不像国外那样划分不同品种和不同部位,按质论价,而是不分品种和部位,实行统一价格,从而使好牛肉卖不出好价钱,最终限制了农民饲养优良品种的积极性。要想发展肉牛生产必须实行按质论价,实行优质优价的政策,积极扶植优质牛肉的生产。同时,我国一些地区盲目提倡农民饲养纯种肉牛,也限制了养牛效益的提高。
在国外,肉牛的品种比奶牛的品种还多,也分温带肉牛和热带肉牛两类。温带品种有:安格斯、海福特、墨累灰、利木赞、夏洛来、短角、钙洛威、无角灰、客安尼那等。热带品种有:婆罗门、抗旱王、亲地红、夏白雷等。另外,我国原有一些优良的肉牛品种,应该动员学者、专家通过现代技术培育出属于自己的优良品种。
△肉乳兼用牛
人们把肉质好、母牛可挤1吨奶的称为肉乳兼用牛。肉乳兼用牛主要有:西门塔尔、南德温、英国白牛、皮埃蒙特等。我国引进最多的是西门塔尔牛。内蒙古通辽引进最早,现已同中国黄牛或内蒙红牛杂交4代以上,西门塔尔血统已占98%,可以称作中国的西门塔尔牛。西门塔尔杂交3代以上的母牛,通辽、山西、河南等地已有几百万头。可是除了内蒙能挤奶3-4吨意外,其余地区都不挤奶,奶源浪费巨大[12]。
△乳肉兼用牛
乳肉兼用牛看来应该是牛业的发展方向。欧美正在培育这种品种,发展非常迅速。乳肉兼用牛不同于肉乳兼用牛之处在于,其挤奶量几乎等同于高产奶牛,屠宰率和肉质可与高档肉牛相比。目前世界上最好的乳肉兼用牛应属德国的花斑牛(Fleckvieh,或音译为费赖维赫),它是由荷斯坦红白花、西门塔尔等多个品种杂交而成的。它的特点是年平均挤奶量在9吨左右,乳脂率4%以上,屠宰率高达60%,远高于我国的荷斯坦奶牛的奶产量、乳脂率和屠宰率。因为是多个血统合成,免疫系统非常好,乳腺炎的发病率很低。我们以为,这种乳肉兼用牛更适合于我国的国情,建议引进胚胎和冻精,培养和中国的花斑牛;或利用冻精与中国的西门塔尔牛和荷斯坦奶牛杂交,用以改良第三四代西杂牛。此外,乳肉兼用牛还有一些其他品种。如法国的蒙贝利亚奶牛,由5个血统合成,年平均挤奶量在6吨以上,屠宰率在55%。此外,乳肉兼用的德国黄牛品质也不错。
同样,羊也有奶羊和肉羊之分,国外有很多优良品种。由于养羊比养牛投资更小,更适合于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因此建议有关部门积极组织人员进行引进和研究,积极发展我国奶羊和肉羊产业。
□大力发展乳业生产,增强国民的营养水平
人们总说:“中国人穷,喝不起牛奶”。我们以为,与其说中国人穷喝不起牛奶,不如说他们不知道喝牛奶的好处。其实,牛奶是人们补充营养,特别是补钙的最好途径。由于不喝牛奶,因此中国人缺钙严重。随着人们对牛奶营养的认识,牛奶的消费量正在迅速增加。但是直到目前为止,我国人均消费量还只有10公斤左右。可见,我国牛奶业的发展前途广阔。
尽管我国的乳品加工业近年来发展很快,但是尚属发展的初期阶段,仍是一个幼稚行业。它们的市场竞争力很低,生存能力还不强。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除了上面说到的继续引进和开发优良的奶牛品种,增加牛奶产量以外,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努力提高原奶品质
目前市场上供应的“名牌”产品中,有些产品(特别是“鲜奶”)的口味不佳,原因恐怕在原奶的质量。质量不高的原奶是生产不出高质量乳品(如高质量的冰激淋)的。我国原奶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是,很多小规模的生产者设备落后,原奶污染严重;二是原奶中含有较多的抗生素;三是由于原奶不够,进口和使用了部分“还原奶”也会影响到乳制品的质量。
△急需调整我国乳产品结构
目前,我国乳品加工企业主要抓工艺简单,但增值效益低的液态奶的生产和供应,而忽视了其他增值效益高和最有发展前途产品的研制和生产。例如,我国企业至今对被国际组织推荐为六大保健产品之一的酸奶的发展前景反应冷淡。国外市场有成百种奶酪,但是在我国市场上很难找到国产奶酪,即使能找到一两种,也是淡而无味。放弃这些产品,就等于把大块市场拱手让给了国外竞争者。这种损失将是无法弥补的。不改变这种局面,光靠液态奶,我国的乳业将很难生存和发展。有人说,中国人没有吃乳制品的习惯。事实上,人们的饮食习惯正在变化。随着生活水平和对乳制品认识的提高,许多乳制品的消费量会迅速增加。况且,一种高质量乳制品的研制需要时间。恐怕即使现在就着手抓研制,也未必能赶上消费者的需要。
△创立自主产权的乳品“品牌”
一种乳制品要在已经十分成熟的市场上占有一定份额,还需要有自己独特的风味和口味,要创立自己的品牌。欧洲一些国家由小厂生产的乳制品之所以能在世界市场上立足,靠的就是它们特有的风味和口味。我们深信,具有深厚饮食文化底蕴的中华民族一定能研制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乳制品,使中国的乳制品在世界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六)发展农业一体化,繁荣农村经济
□坚持“农业一体化”的概念,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过去,我们很早就提出过“农业一体化”的概念[13]。它的含义是,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原来属于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很多服务(如产前的种子、化肥、农药、农机,产中的播种、中耕、除草、收割,以及产后的烘干、储藏、加工、包装和销售等)都从农业中独立了出来,各自成为一种行业,但是在业务上有相互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组成了一个包括产供销、农工商在内的一体化体系。有的大型企业甚至把其中一些主要的服务融为一体,组成所谓的“农工商综合企业”(agribusiness)。我们认为,农业最终是要走这一条农业一体化道路的。为此,我们在国内广泛地宣传这一概念。但是,后来有人把“农业一体化”概念改成“农业产业化”,并得到某些领导的推崇,接着在文件和媒体上广泛应用,“农业一体化”就此变成了“农业产业化”。其实,“农业产业化”的提法是不科学的,就像北京和上海都公认为是城市,但是偏偏要把北京和上海的发展称作“北京城市化”或“上海城市化”一样不合情理。因此,我们在本书中仍然坚持使用“农业一体化”的概念。
我们提倡“农业一体化”的概念,一方面是要告诉国人(特别是农民),农业的这种发展方向,从而全国动员起来,加速农业向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是要提醒农民,他们的生产活动不仅包括粮食生产,而且还应该插手一体化农业的各个阶段。因为按照我国的传统观念,农民只管粮食和棉花及其他农产品的生产,只要把粮食和棉花等产品生产出来就算完成了“任务”,后面的事情一律与农民无关。不仅农民是这样,就连政府部门也是如此。国家农业部只负责粮食生产,而粮食生产出来以后,收购和储存归粮食局管,加工又属轻工业部(局)管辖,出口则要通过外经贸部(现为商务部),等等。这种体制既造成了政府机构重叠,容易引起部门之间的矛盾,大大降低了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因此,宣传这个概念不仅有助于全国人民全面了解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而且还有助于政府部门转换职能,把分散在几个部门里的业务集中起来,减少部门间的矛盾,提高工作效率。
□发展农产品加工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最重要途径
我们曾经多次指出,农民只有摆脱原产品生产者和销售者的地位,参与农产品的加工,从而把农产品加工增值部分尽可能多地留在自己的手中,使自己尽快地富裕起来。我们认为,在为农业设计和调整产业结构时,应该根据消费者的需要,对产品进行适当的加工和包装,并把质量最好的、最新鲜的、最干净的产品送到消费者手里。我们的意思是,今后应该把农业的涵盖面扩大,将农产品生产和加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今后农民的责任不仅要生产消费者需要的原产品,而且还应该对原产品进行必要的处理、加工、包装,最后送到消费者手中。
在我国,由于每个农户的平均经营规模很小,其中还必须有很大一部分土地必须用来种植粮食作物,而小规模种粮又是赔本的,因此农民真正从土地上取得收入是十分有限的。同时,由于我国农村地区经济普遍欠发达,农民从事农业外经营的可能性也很小,因此农民每年所得的收入极少。因而我国农民要想增加收入,最有效的办法是把农产品的处理、加工和销售等纳入自己的业务范围。因为价值很低的原产品经过加工以后,可以成倍地增值。例如,根据美国的资料,在对玉米加工以后,可以生产出社会上畅销的玉米油(目前它约占全国烹饪油消费总量的一半)、玉米糖浆(约占全国食糖消费总量的一半以上)、玉米淀粉,以及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产品。结果,加工后的总价值比玉米原产品的价值提高1-3倍以上,加工越深增值越大。应该说,谷物的加工深度有限,因此增值也不可能很大。如果利用最新技术对某些产品(如牛和牛奶)进行深加工以后,其增值就更加可观了。
在我国玉米主产省的吉林,以往它所生产的玉米几乎无法处理,造成巨大浪费。现在国家放宽政策,允许本省对玉米进行深加工,用来加工生产玉米乙醇、玉米淀粉、玉米油,也可以提炼其他维生素等产品,残渣可用来加工成饲料喂养牲畜,其结果不仅有效地消耗了全省的玉米,使省内的农产品加工业更上了一层楼,而且也使地方经济进一步发展了起来。当然,我们要再一次强调的是,农民应该通过合作社参与整个农产品的加工过程,从而能在更大程度上增加农民的收入。
□农产品加工业在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中起重要作用
我们虽然很难把农产品加工归入农业范畴,但是我们确实可以名正言顺地把它归入农民的生产领域。如上所述,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能为农民增加很大一部分收入。同样,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因为出于原材料运输和副产品处理等考虑,农产品加工业通常是建在农村地区的。几个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建立和发展,往往可以使十分落后的农村很快变样,甚至可以很快发展成为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由此可见,农业的一体化发展,把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连成体系,努力提高农产品的加工程度,对于化解“三农”问题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1] 参见《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七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
[2] 刘宗超(2005):《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中直党建》2005年第2期。
[3] 刘树成(2005):《现代经济词典》,凤凰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4] 刘宗超(2005):《论草业在现代生态农业中的基础地位》,《中国林业》2005年10A。
[5] 美国农业普查资料:《美国的土地利用,1997》,美国农业网上资料。
[6] 由于许多国家在公布农牧业结构时只公布实物量结构,而不公布按产值计算的结构,因此这里无法提供更多的数据,但是这个趋势是不会错的。
[7] USDA, Agricultural Statistics, 1987 and 2003.
[9] 参见徐更生在中国民主同盟中央经济委员会关于粮食问题两次研讨会上的发言(分别刊登在《农业经济问题》杂志1989年第2期和《群言》杂志1990年第3期上);《关于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粮食问题的思考》,《世界经济与政治》1994年第8期;《关于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思考》,《中国农业资源和区划》杂志1995年第3期;以及《商品粮生产特区:化解“三农”问题的新思路》,《国际经济评论》2003年第7-8期,等。
[10] 转引自魏蔚(2002):《绿色黄金》,中国致公出版社,第7页。
[12]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刘振邦、王凤林和中国农科院的陈幼春于1992年在山东高密市建立一个肉奶兼用牛试验基地,引进了意大利皮埃蒙特牛的胚胎,移殖长大后再同西杂2-3代进行三元杂交,效果很好。目前,高密饲养这种牛约5万头左右。
[13] 1981年从事国外农业经济研究人员和教学工作者首次在武汉开会的时候,就有很多人在会上介绍了国外农业一体化发展的经验。会后,中国农业出版社的论文集的数名就冠有“农业一体化”的字样。
|